• HD
稻田里的人们

稻田里的人们

主演:
SophySodany,VaSimorn,ChhimNaline,MomSoth,PengPhan
备注:
超清
类型:
剧情片
导演:
潘礼德
年代:
1994
地区:
法国
语言:
其它
更新:
2023-09-11 22:58
简介:
九十年代初,在柬埔寨一个农村里,有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以及七个女儿。一条毒蛇的出现,给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危险。为了维持生活,他们还是冒险下地干活,结果丈夫无可避免遭到了毒蛇的侵咬,在医治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痛苦地死去。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农妇无法接受......详细
相关剧情片
稻田里的人们剧情简介
剧情片《稻田里的人们》由SophySodany,VaSimorn,ChhimNaline,MomSoth,PengPhan主演,1994年法国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九十年代初,在柬埔寨一个农村里,有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以及七个女儿。一条毒蛇的出现,给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危险。为了维持生活,他们还是冒险下地干活,结果丈夫无可避免遭到了毒蛇的侵咬,在医治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痛苦地死去。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农妇无法接受...
稻田里的人们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谷农》作为潘礼德的处女作,直接选入了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作为影史赫赫有名的年份,1994年莫名冒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同样牛片云集,像昆丁的《低俗小说》在当年拿到了金棕榈奖,还有大家都熟知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和张艺谋的《活着》、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步曲最后一部《红》、南尼莫瑞蒂的《亲爱的日记》都是当年的竞赛片。所以潘礼德,第三世界边缘国家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拍出的第一部作品,一登场便与牛导牛片同台竞技,可见这部电影的优秀。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谷农》完全不像一位青年电影人拍出的处女作,即便放手给资深导演来拍,恐怕也很难拍到这个程度。电影的沉静温婉、对苦难客观不介入的呈现,以及摄影机目光中流露出的悲悯情怀,让它变成了一部可以留名影史的杰作。如果不是出自潘礼德对柬埔寨人民的深沉之爱、集中营的苦难对他人生至深至远的影响,以及在法国的求学经历让他获得的从外部视角观察的能力,断难有这样一部作品。我想正是三者的结合,才有了这部悲天悯人的杰作。

拿《谷农》和中国第五代导演同时期拍摄的农村题材电影相比较,能见过潘礼德的厉害之处。潘礼德最开始拍的是纪录片,他的电影生涯同时交织着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双重拍摄。因此《谷农》作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呈现出非常强烈的纪录片质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谷农》中对自然物候的呈现,源自于一种真实的环境,就像赫尔佐格电影中那样。而在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环境往往是重构的。同时,《谷农》来自于导演对日常生活的静谧观察,细节丰满,不靠情节驱动故事,而是着眼于把捉在恶劣环境胁迫下人物内在的心理和情绪。第五代导演拍摄的电影往往从小说改编,因而剧情具有很强烈的编排感,无论它走的是不是一条新现实主义的道路。(可能是条伪道路)

两者对真实的观念和呈现方式都非常不同。第五代导演观念中的真实远离日常生活,得从情节中去发展和发现,而在潘礼德看来,真实只能从对日常生活的还原中自我敞露出来。在手法上,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角色往往遭受苦难,表现出听天由命、随波逐流的无奈感,但《谷农》用自然流畅的镜头语言,环境物候的直观呈现,展现的是农民在俯仰天地之间贫苦生活的画卷,它引发的是悲情,而不是惨烈,最终焕发出日常生活的诗意。

中国电影往往给人一种“卖惨”的感觉,这也是为何很多人指责中国电影乃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这很可能并非导演刻意为之,而是中国文化本身就缺少一种“悲“的观念,而只有“惨”。相较而言,《谷农》表面上是一种“惨”,一家人不断地遭受来自大自然的困苦:父亲死亡,母亲疯癫,剩下大女儿一个人承担起全部生活的重担,生存与生活的一切都压在了谷物上,完全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社会(类似《七武士》,但《七武士》中的农民抵抗的是山贼,而不是自然,因而可以请武士)。但实际上整个故事背后的基调是悲,引发悲的原因,是电影中的角色面对自然并未流露出无奈只能接受的被动姿态,而是有一种努力和抗争在里面,他们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是什么。

这里,可以举杜拉斯的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为例来说明潘礼德电影中“悲情”的倾向。这部小说后来也被潘礼德改编成了电影,由法国女星于佩尔主演,虽然水准完全无法企及《谷农》。原著小说讲的是杜拉斯的母亲用毕生积蓄在柬埔寨买了一块盐碱地,想将其改造为稻田,结果却发现地永远处于被海水侵袭的状态,根本种不了。杜拉斯的母亲一意孤行,顽强地相信地最终可以改造为水稻田,一直反抗着。这就是一种“悲”,整个故事就是一出“悲剧”。悲剧这个概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戏剧,指剧中角色抗争命运、显现自我的姿态。后来引申为一种类似形容词的用法,比如称某个人悲剧了。

我想,潘礼德的电影中就有这样一种“悲”在:悲剧、悲情、悲悯。我不知道这种“悲”是柬埔寨文化本身就具有的,比如佛教的悲悯情怀,还是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法国的求学经历),从而内化为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即便经历过红色高棉时期惨绝人寰的集中营生活,亲人悉数丧命,在他直接表现红色高棉题材的纪录片中,他也没有发出任何控诉或指责的情感倾向,而是以一种客观不介入的姿态一以贯之。《残缺的影像》也许是个例外,那是他唯一一部以第一人称腔调讲诉并还原集中营生活的私人影像,包含着深情和悲苦。

《谷农》中的悲情让人感动,里面没有丝毫卖惨的姿态。导演对电影中的人物把持着一种平等的视角,满怀深切的同情和关怀。电影最终没有变成触目惊心的苦难展览,或假大空的虚假关怀,而是将一出贫苦的悲剧变成了一首日常生活的颂歌。这是非常厉害的,在对苦难的客观呈现中焕发出日常生活的诗意,这让我想到了印度导演雷伊的《大地之歌》,同样是一部处女作,同样是一部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史诗作品,里面也同样有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洞悉和对苦难的悲悯情怀。只是,《谷农》展示一种纪录片式的真实,《大地之歌》更显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