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半秀

半半秀

主演:
ATEEZ
备注:
20191104
类型:
综艺 剧情,战争
导演:
内详
年代:
2019
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更新:
2019-11-11 13:00
简介:
...详细
相关综艺
半半秀剧情简介
综艺《半半秀》由ATEEZ主演,2019年韩国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半半秀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第一时间看了60帧2K的《比利·林恩》。很难形容这种高帧数的观影体验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打个比方,也许就是去眼镜店配眼镜时,被换上高五十度的适配镜在店内行走,与戴着普通低度数眼镜的差别。这样的“更真实”,并非是适应常态、甚至是远离常态的。 细致尽纤毫的清晰感,令我一时无法快速接受的,甚至会感到诡异、虚假。这种很多人所言及的所谓“沉浸式”的立体体验,反而令我在潜意识中无法相信。银幕上的真实需要被怀疑与警惕,因为真实最大的陷阱也许就是令人忽略其的虚假,并一脚踏空。

于是,很难断言这部电影的视觉呈现方式是好或坏。大家可移步把噗老师的《李安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篇,其中的观点更详尽地阐明了这点,我就不再就此方面再进行赘述。而电影之外,每个观众个体的主观体验也很重要,“真实”与否,是好是坏,实则无确实的定论。

文本方面,《比利·林恩》不只是经济社会中的战争迷思。很多人对这部作品的预设是“战争片”,但实际上它并不止步于此(此便是李安在片中借人之口黑的所谓“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战争片”),它也不止步于对美国经济社会的批判。

电影中,有两个互文性质的角色,比利·林恩与他的姐姐。虽然后者只出现了几分钟,但她对前者的照映是巨大的。战友们不理解为什么比利·林恩将自己的姐姐看得如此重要——这是因为他们作为一群脱离社会的战士,始终没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过自己所患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对身边庞杂的社会事件与命运发生关怀。

而这些恰好是姐姐强烈想要将比利拉到能保障生命安全和远离(并不光荣的)战场的阵容的原因。另一方面,比利的母亲形象则是暗中对其他战友家庭成员的一种写照。 所以,当我们观看这部电影时,在那些跟随着比利·林恩的主观镜头中,缺失的战场经验令大部分人注定成不了各路媒体宣称的——“你就是比利·林恩”。我们成为不了那个当事者。

某种意义上,对这个被巨大的寂寞所笼罩人物付出的同情、逼视、希望与泪水,让我们站在姐姐的立场上。但最后这份同情与希望终将落空,以至于她最后成了最痛苦和无措的那个角色。人与人之间不会产生真正的彻底理解。

与无法钻心入脑的姐姐不同的是,我们目击了比利·林恩的“意识流”,他的直觉与记忆,这在新技术的加持下甚至变得“可触”。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血脉相连,所有的技术载体,与所有的剧情载体,达成了所谓的“生命真实”。 多次追问自己,这样的嘲讽力度对于这部电影而言真的够了吗?但之后我发现,也许这些并没有我想的那么重要,这兴许并非它的重点。毕竟,我们并不是一定需要再来一部贝尼特·米勒,再来一部《狐狸猎手》或《卡波特》,去平实且深刻地揭示人性贪婪、黑暗、扭曲的一面。

换句话说,原著可以是第二部《二十二条军规》,但李安不一定非得展现这方面的内容,他可以移花接木,提炼出更属于他的内容。他没有必要为我们的期待负责。 在看完之初,我写下这样的评语:1.几场重头戏的确够分量。2.视觉冲击给人潜意识带来的真实之虚假感和主题倒是莫名相配。但平心而论,技术也并未使它增色太多。3.对人性的放大与显微,对美国的嘲讽和刺痛,大部分时候都是靠直白台词明晃晃摆上台面,比较乏善可陈,这片也许更适合贝尼特·米勒来拍。4.虽然失望大于惊喜,但依然需要提出的是,这是一次伟大的失败,失败却伟大。

现在则越细想,越觉得这些观点也许都能推翻(或又都不能)。

我们可以怀疑,电影是情感对现实的消解。做出重返战场选择的,只是比利·林恩自己吗?

是其他人把他推向那个他理应远离的地方。他是一位亲眼见识过给自己巨大帮助的战友“蘑菇”的死亡,并亲身与死神一搏的人,但当他重回战场,等待他的也许就是死亡,况且他已经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比利与姐姐抱在一起,当比利在神经幻觉中进入那辆从另一个时空穿梭来的悍马车中,边目睹着血肉横飞,边与自己的战友们说着“我爱你”的时候,这部电影所撩拨的反战情绪划下了休止符吗?未必。因为更深层次的催眠已经达成。反战情绪的抒发并不需要只靠姐姐一人在家中和手机上孱弱地发声,它已经被蔓延在签了名的橄榄球、休息室桌上的餐点、啦啦队小姐的底裤与中场秀上的烟火里。 但真是如此吗?依然未必。电影中反复靠直白至极的台词摆上台面所形成的语境,令人很难想象它是真实可信的,妙语连珠、溢于言表的说教(尤其是最后关于电影费用的冲突)将观众抽离出本该真实代入的情景,甚至说的难听些,这无非是另一种变异的战争鸡汤。 以至于战友们最后说出了露骨到“战场才是安全的地方”这样的台词。在这种聊胜于无的自我安慰下,他们所经历的暗流汹涌的隶属在消费社会的一天,掩盖掉了战场背后的政治利益驱动。当他们放弃在虚假的花肠子里做任人摆布的人,自以为回到一个可以尽自我天职、完成使命的漂流战场上时,战场的意义对他们而言又是否是虚幻的呢(一如那辆悍马)? 另外一个怀疑则在于,他们看待纯粹的生与纯粹的死的态度,是社会期待与自我期许的双重施压,还是真的能置之于度外?至少在比利·林恩身上存在的这份摇摆,我们无法得出一个最确切的答案。 而电影之外,做出判断的真的是观众自己吗?未必。当人们以为可以靠“高帧数”这种技术手段,进入另一个个体的生命经历的时刻,这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悖论。因为我们目击到的是个体本身断裂的真实,我们只能通过这一天中截取他的行动与思想的部分做出判断,这根本是不可靠的。

这一天也许是比利·林恩生命中最戏剧化的一天,在短时间和几个有限空间中,所能挖掘到的真实又会有多深呢?“真实”也好,高帧数也好,在这一次并非是李安的利刃,某种意义上而言,反而是他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