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d:hits]
红牛
天空
观看帮助:
有个别电影打开后播放需要等待,如果电影打开不能播放请刷新几下或者切换其他播放来源试试,祝观影愉快!
相关影片
最炫国剧风剧情简介
《最耀眼的国剧风采》是山东卫视的剧集力作,也是全国首个全年开放的“剧情预告”。最精华的剧情预告,最内幕的幕后花絮,最新的剧集,最火的明星。《风云决》夹缝中生存——中国动画电影的缩影
在《魔比斯环》上映两年之后,中国动画电影终于迎来了又一部大作。2008年7月19日,奇幻武侠动画电影《风云决》在内地主流院线上映。《风云决》是一部经过三维渲染的二维动画,据制作方宣称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制作周期长达5年,使用了超过20万张画稿、3吨纸张,香港和内地400多位工作人员参加了制作。对中国动画电影来说,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大制作。
《风云决》的上映正值电影暑期档,票房争夺激烈。在此之前,《功夫熊猫》、《全民超人》、《赤壁》已陆续上映。《功夫熊猫》是梦工厂出品的三维动画电影,也许是巧合,《功夫熊猫》制作周期也长达5年,其团队同样是400余人,上映以来憨态可掬的熊猫阿宝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全民超人》是由美国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科幻大片,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影片已有四部本土票房超过两亿美元,很受欢迎;还有吴宇森导演的《赤壁》,投资已逾七亿,影片中汇聚了两岸三地的一线影星,无疑将会成为08年中国暑期档最热门的电影。截至2008年7月18日,《功夫熊猫》已在美国本土累积了2亿美元的票房,同时在国内也已卷走1.6亿人民币;《全民超人》上映周数不及《功夫熊猫》的一半,但美国本土票房已有1.9亿美元,国内票房也达到7000余万人民币;《赤壁》上映仅9天,国内票房1.6亿。从票房数据看,三部影片都是《风云决》极强的竞争对手,《风云决》与这三部影片争夺市场,面临着巨大压力。
《风云决》上映所遭遇的环境,恰似一面镜子,映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生存状态。《功夫熊猫》、《全民超人》、《赤壁》分别代表了美国动画电影、美国大片和国内大片,这三类影片瓜分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而少产的中国动画电影(还有国内的小投资电影)只能在这些强势的大片残留的夹缝中生存。
成也风云...
虽然《风云决》上映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但通过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还是取得了难得的票房好成绩。也反映出近几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发行上取得的进步。
首先,《风云决》将第一仗锁定在中学生身上,他们是漫画《风云》的主要读者群。在电影上映前两个月,在面对中学生的报纸上刊登电影的漫画版,针对中学生策划各种活动;然后开始制作《风云决》的衍生产品;同时在平面媒体上有计划地曝光一些电影幕后制作的细节;《风云决》同时注重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抢占各个知名门户网站的首页,增加有关《风云决》的搜索信息;在上映一周前,全国各大影院在其他卖座影片播放前播放《风云决》的预告片,在主要的票仓城市上海的公交站、地铁站循环播放电影预告片,为电影上映做预热;最后,在上映前3天,与正在拍摄中的《风云2》联手举行盛大的首映礼,将上映前的准备工作推向高潮。影片上映前准备工作十分充分。
上映之后,《风月决》的市场推广工作也没有停下脚步,在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风云决》的报道持续不断,对其精良的制作、震撼的视听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风云决》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被列入美国AOF电影节竞赛单元;而影片也将在今年10月在日本上映,并会参加今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动画电影反攻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动漫大国的消息也刺激了本国观众对《风云决》的兴趣。据《风云决》片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7月31日,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上映短短13天,票房已经突破2500万。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近期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成功商业突破。
...败也风云
票房上的突破固然可喜,但票房上取得的成功并不代表《风云决》的全盘胜利。在影片上映之后,反面的声音也逐渐涌现。观众与媒体的多方意见,让我们不得不从《风云决》票房成功的沉醉中清醒过来,正视《风云决》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中,也凸显了中国动画电影夹缝中生存的境遇。如果把《风云决》的影响比成一座冰山,那票房的成功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却是水面下的庞然大物。
《风云决》是根据漫画《风云》改编,一开始是描述聂风入魔,这一情节在原作中本为阻绝无神入侵中原而为了快速提升实力的不二法门,此作中入魔则变成为了对付雄霸,对原作有较大改动,之后马上上演《风云》第一部最后步惊云拼死阻止聂风变成麒麟魔,最后飞剑刺破聂风魔元,此处尊重原作,一笔带过,理论上来说是《风云》第一部的完结,而《风云决》也正式开场。这之后也对原作有不少改动,从人物设定到原作中时间线索等,可谓纷繁复杂。《风云》漫画连载10年,至今已连载至第三部,《风云决》的故事线索取自原作的第一部与第二部,时间跨度较大。对于没有看过《风云》原作的观众来说,纷繁复杂的剧情线索对观众的理解消化能力提出了挑战。
许多观众在观影后指出该片剧情混乱,跳跃性太大,该交代的没交代清楚。同时,剧情复杂影响了观众对故事的投入。这一点是商业电影的大忌。以好莱坞的例子作说明:好莱坞商业片,即使是从半截开始看,也能很快入戏,因为影片中的重要信息会不停地重复表现或者暗示,动机、善恶导向、情节、人物正反面等,会在故事进程中不间断地传递给观众。这就是商业片的“信息冗余重复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大范围的观众都可以最快入戏、代入角色,才能俘获最大公倍数的观众。
《风云决》是一部动画电影,无疑也是一部商业电影。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还不完善的当今,更应该尊重商业电影的规律,最大限度的扩大观众群。给中国动画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土壤。
媒体也有不少声音指出:《风云决》太过暴力、色情,不适合小孩子观看。《风云决》讲述的是一个武侠故事,江湖色情就真的是冤枉了《风云决》。《风云决》全片能够与色情一词勉强挂钩的只有一个接吻镜头。而这个镜头处理的纯洁、浪漫,毫不色情。准确说,暴力、色情并不是《风云决》的问题,而是中国动画动画(包括漫画)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一直存在。给小孩子看的动画过于暴力、色情的确不是件好事情。既然如此,在观念改变之前,便不得不尊重这种观念。违背社会认同观念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现阶段,中国动画还是要尽量贴近少儿,少一些暴力与色情。
风云?决!
没有了暴力与色情,《风云决》如何生存?如此看来,《风云决》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其实,《风云决》并非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是它的存在对于现在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显得过于超前,而《风云决》的超前也对比出了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落后,不但落后,而且畸形,就像一株石缝中扭曲着艰难成长的小苗。有小苗,自然也会有大树。而对于动画电影来说,美国与日本无疑是两棵最繁茂的大树。他们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那我们在自己的发展中就会少走弯路,快步向前。要回顾动画电影的历史,不妨从漫画开始说起,追本溯源更能清楚地看清问题的本质。
美国,几经波折
19世纪末,美国漫画起步,一些周日报纸的副刊经常登载漫画。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已经有了一些广受欢迎的漫画明星。而且出现了独立于报纸连载的漫画书,并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现代漫画由此正式诞生。
20世纪初,随着电影与漫画的产生与发展,动画也开始出现。1913年,美国第一家动画公司在纽约设立,并将已经成名的漫画作品搬上银幕。这一时其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是菲力猫,伴随着电影的成功,菲力猫的周边产品,如菲力猫玩具、菲力猫唱片、菲力猫贴纸等等也受到了儿童的欢迎。一套延续至今的电影销售模式由此建立。
20年代末到30年代,迪士尼等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好莱坞成为美国动画工业的中心。此时,动画生产以迎合大众需要的喜剧为主,动画不但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也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30年代,漫画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1938年4月,美国超级英雄形象超人诞生,美国漫画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黄金时代。超人诞生后一年,蝙蝠侠诞生,成为人气仅次于超人的超级英雄。超人与蝙蝠侠的流行最终造就了美国漫画超级英雄时代的来临。进入40年代,大量的新兴漫画诞生。西部漫画、警匪漫画、恐怖与暴力漫画揭开了新的流行时尚。而这些漫画不适合少儿阅读,遭到社会的质疑,反漫画浪潮由此开始。
30、40年代,美国动画片逐渐强盛,并形成了强烈自主的动画风格:天真的视觉效果、清晰易懂的玩笑幽默、条理分明的技术表现等等。此时迪士尼影片的精良标准也成为其他片厂衡量动画影片出品的标准。1940年,迪士尼拍摄的《木偶奇遇记》与《幻想曲》被视为迪士尼最优秀的长片。
进入50、60年代,美国动漫步入了寒冷的冬季。反漫画浪潮达到巅峰,社会上兴起漫画有害论,参议院也下令颁布检查标准,杜绝漫画中的可能毒害青少年、败坏道德的内容。在一系列措施下,恐怖、警匪漫画几乎销声灭迹,牛仔漫画大为收敛,枪战场面明显减少,甚至搞笑的成分也缩手缩脚。漫画业收到重创,许多漫画出版社关闭,而许多漫画家也因为生活困难而改行另谋他业。
50年代,好莱坞动画短片逐渐走向衰微,由于制作费用高昂,很少短片能靠戏院放映回收成本,许多大公司的动画部门纷纷解散。此时,另一个新兴的媒体:电视开始兴起,电视动画成为新的制片类型。但因为电视有时间压力,制作上常是供不应求,60年代,美国动画随着制作成本的提高,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步入了黑暗时期。在美国动画衰弱之时,走个人独立制作路线的日本动画开始与美国动画分割市场,在全世界造成了一股日式动画的旋风。
70年代,超级英雄题材漫画开始走下坡路。这一时期的《蝙蝠侠》一改以往的时髦形象,还其原来角色的本色黑暗、神秘,结果非常成功。而这时的漫画也较集中的反应美国社会问题,得到读者的认可。贩毒等正面题材的漫画取得成功,使漫画检查标准尺度放宽,黑暗、恐怖题材漫画回归。在此之后,美国漫画业重新开始复苏,并取得了新的辉煌。
60年代末期,美国的动画业再度浴火重生,在随后的数十年时间里,美国动画一直是世界动画的领头羊,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动画在商业上分庭抗礼的只有日本动画片。而随着三维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以迪士尼与梦工厂为首的美国动画电影也完成了从二维动画到三维动画的转型,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日本,一帆风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人将现代漫画引进了日本。30年代,日本漫画呈现出新的面貌:将日本传统绘画方式中所缺少的外国技巧吸收进来并加以运用。漫画受到了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大部分读者的普遍喜爱。二战期间,日本漫画创作停滞不前,直到战争结束。
战后,日本漫画界再次恢复了生气。漫画家以杂志、报纸为舞台,自由地对社会进行讽刺。日本的“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开始了对日本漫画的革新。1947年,手冢绘制的《新宝岛》创造性地将大量的电影拍摄手法引入漫画(如同景别的多角度拍摄),按照电影画面来设计,用类似电影里分镜的方法来决定画面的分配,将大小不同的画格排列在一起,造成类似镜头推移的效果,使人物都“动”了起来。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新漫画(comic)就这样诞生了。
1953年,手冢创作了《蓝宝石王子》,这是公认的第一部少女漫画,手冢的关于漫画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需要制作不同取向的理念得以贯彻。这也成为日本漫画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以后,日本漫画有了少年漫画、少女漫画的区别,日本漫画高度产业化的时代开始了。
1961年,手冢开始向动画领域进军。手冢治虫以其特有的动画理念和操作方式,对迪士尼的经典和规范进行了颠覆。面对市场的巨大渴求,手冢治虫进行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手冢开发了一整套的制作流程,最大限度地节省制作成本。另外,手冢将动画的重心放在电视这一新兴媒体上,利用电视将动画推广给各个层面的观众群。手冢很快取得了成功。而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经过无数动画工作者的努力,低成本的日本电视动画以数量为武器像蝗虫一样侵占了全世界的动画市场。也将迪士尼困在经典动画电影的古堡里。
60年代日本动漫确立了自己的制作模式和发展方向。7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大批技术成熟、构思精湛的漫画家涌现出来,动漫创作题材也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宫崎骏、藤子不二雄等漫画家,在手冢之后成为日本漫画创作的中坚力量。
宫崎峻是手冢治虫之后最重要的一位漫画家。他的漫画摒弃了商业性,将漫画的艺术性推向极至,是日本漫画史上第一位将漫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1985年宫崎骏发起的Ghibli工作室正式成立,Ghibli从不以盈利为前提,而且“痛恨”当时粗制滥造的动画TV 长剧,因此,Ghibli仅靠精工细制的剧场版养活着。《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为Ghibli 缔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神话。
80、90年代,故事题材的多元化、商业上的屡屡成功、OVA(原创录像动画)的批量生产,使适应各类层面观众的市场发展成熟起来。日本漫画也由从前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的简单分类中发展出更为细致与多元化的类别。据统计,日本目前漫画杂志及单行本的发行量占杂志和图书发行总量的45%,年出版漫画7000种以上,漫画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以上。漫画的读者层涵盖了从幼儿直到四五十岁的成年人,漫画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有科幻、探险、政治、经济、奇闻逸事、恋爱、体育、历史、科学、宗教、幽默玩笑以及文艺小说、纪实报告文学等等,无所不包,是一种很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日本动画的样式也非常多,如有TV版(电视放映)、OVA版(直接上市销售。后来在晚间节目播放)、剧场版(电影院放映)等等。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动漫第一大国。
中国动画电影·方向
虽然都是动漫大国,但美国与日本的动漫发展历史却有着较大区别。从历史发展的脉络看,日本动漫发展更有条理,也更加系统,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较全面的指导意义;而从美国动漫历史的发展来看,其突出成绩主要表现在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动画电影上,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从美国动漫历史发展来看,在其漫画产生的基础上,不久便产生了动画。而且动画又以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最为突出。美国动画的“天真的视觉效果、清晰易懂的玩笑幽默” 风格从早期奠定以来都没有大的改变,在动画创作由二维转化为三维之后,依然是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占据主导。虽然美国动画电影多为面向儿童,但其喜剧风格同样吸引大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这里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动画电影经验。
美国的电影工业相当发达,好莱坞花费高昂的影片几乎成为全世界电影的主流。能够取得如此成功是美国电影尊重商业规律的结果。其影片制作迎合大众,追求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美国动画电影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一个分支,同样以此为目标。从美国动漫的发展看, 其动漫群众基础并不广阔,观众以青少年为主。这样的观众群对于追求商业利益的电影来说就显得不够,因此需要引入更多的观众。而喜剧作为好莱坞广受欢迎的类型片之一,有着最为广泛的观众群体,因此喜剧风格的动画电影能争取到动画观众群之外的更广大观众。
动画电影也是电影,中国动画电影要发展,就要以商业电影的角度看待自己。中国的动漫基础无疑不如美国,观众群以少儿为主。因此中国动画电影更应该着力扩大观众群,在满足现有观众群的基础上,得到更高年龄段观众群的认可。因此美国喜剧风格的动画电影对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美国动漫的另一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包括暴力漫画)的真人电影化。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美国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们在走进影院时不再以虚拟的动画形象现身,而是在银幕上变身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一做法看似有悖漫画改编动画的常理,实际却是历史的必然。美国超级英雄漫画格调相对黑暗、暴力,并且反映美国的现实社会问题。美国有着严格的影片分级制度,如果把这一类题材搬进影院,由于暴力内容,较宽松的级别是PG-13(13岁以下观众需家长陪同观看),更有甚者被定为R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观看)。既然是不适合少儿观看的,那以动画形式将超级英雄们搬进影院便有失妥当。然而将其改编为真人电影却并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权宜之举。大牌明星的参演,华丽的视觉特效,更加深刻的剧本让漫画改编真人电影成为美国大片新的代表,漫画形象也在真人电影的成功下获得了新的生命。
由此便想到《风云决》,复仇、杀戮,与美国英雄漫画同样的黑暗主题,为何要制作成动画电影?难道我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就可以将保护未成年人置之不理吗?而如果由任贤齐与谢霆锋扮演真人版的步惊云与聂风,影片会不会更加精彩?10年前,郑伊健与郭富城曾出演过真人版的《风云》电影,2008年后半年,两人再度联手的《风云》第二部也即将上映,由此看来,我们并非不懂得借鉴美国漫画改编真人电影的先进经验。但《风云决》的出现却让人诧异,中国动画电影仿佛迷失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中国动漫·征途
如果说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可使中国动画电影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那么学习日本的宝贵经验将会使中国动画电影(乃至中国动漫产业)走出夹缝中生存的艰难窘境。当然,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美国与日本的动漫发展史有较大区别,日本的动漫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美国发展过程中的反复情况,可说是一帆风顺,这与日本动漫发展的正确导向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分不开。在日本的动画产生之前,其漫画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新漫画(comic),新漫画引入电影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与同样以电影表现手法拍摄的动画拉近了距离。此后,漫画应按照不同人群需要进行创作的理念得以贯彻,日本漫画产业化时代开始。待到动画产生,无论是内容还是人才,漫画已为其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日本动画的产生过程就是其漫画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而日本动画的发展,意识到自身与美国财力上的差距,没有贸然涉足门槛较高的动画电影,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低成本的电视动画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低成本的日本电视动画以数量为武器像蝗虫一样侵占了全世界的动画市场。也将迪士尼困在经典动画电影的古堡里。接下来的便是动画电影。从历史看,日本的动画电影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电视动画的延续,剧场版动画;二、以Ghibli为代表的注重艺术性的动画电影。剧场版动画的诞生,得益于电视动画的普及与成功,为市场积攒了足够的消费者,而动画电影又是低成本电视动画的升华,走完了由漫画到电视动画,再由电视动画到剧场版动画的整个历程;以Ghibli为代表的动画电影摒弃商业,注重艺术性,与美国动画走向两个极端,避免了同质性竞争,并凭借出色的艺术性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日本的剧场版动画与艺术动画电影合在一起,展现了日本动画电影的多样性。
不难发现,日本由漫画到电视动画,再由电视动画到动画电影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中国动画电影需要从根本上发展壮大,同样需要这样的积累。正因为缺乏积累,中国动画电影才导致少产而且质次的现状。
依旧拿《风云决》为例,虽然视听效果震撼(这反映出我们制作还是过关的),但观众普遍反映剧情混乱。从中反应出《风云决》前期策划的薄弱。动画的灵魂在于前期策划,编剧和导演是决定一部动画创作水准的关键。剧情混乱无疑暴露出编剧环节的薄弱。也可以说是动画编剧人才的缺乏。
优秀的动画编剧哪里来?美国与日本的成功经验都告诉我们,优秀的漫画作者们就是出色的动画编剧。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其动画都是在漫画的基础上产生。早期经验具体表现为优秀的漫画工作者投身动画制作,把已经获得成功的漫画作品制作成动画。在这个过程中,漫画人的角色转变为动画人,而漫画转变为更新颖的动画,改变的是表现形式,漫画原有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都得以保留。因此,动画高于漫画的是形式,其核心价值早在动画制作之前就已经由漫画生产出来了。美国与日本正是因为其动漫发展早期拥有大批优秀的漫画工作者,才使后来的动画得以长足发展。
反观国内现状,中国动画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其产出的却大多是动画制作人才,动画的前期策划人才少之又少。要培养动画的前期策划人才,重视漫画作者的培养便是途径之一,而最简单直接的手段便是创办原创漫画刊物,给优秀的漫画作者们提供平台,尽快将漫画发展产业化。而国内的形式却不容乐观,也许我们有着一批优秀的漫画作者,却没有施展的平台,曾经的《画书大王》、《卡通王》、《北京卡通》、《少年漫画》等一系列原创漫画刊物纷纷停刊,发展至今中国原创漫画刊物寥寥无几。面对这种形势,我们的漫画人才如何积累,如何为产业服务?我们需要一条路。动漫一词一直被挂在嘴边,动、漫产业应该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而我们的漫画却没有受到与动画同样的关注。
总而言之,中国动画电影需要重新上路,带上漫画,将会走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