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毒蛇王后第一季

毒蛇王后第一季

主演:
内详
备注:
全8集
类型:
欧美电视剧
导演:
内详
年代:
2022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更新:
2023-02-10 11:15
简介:
本剧基于LeonieFrieda的书籍《CatherinedeMedici:RenaissanceQueenofFrance》创作,《革命之路》编剧JustinHaythe负责剧本,StaciePasson担任首播集在内的多集导演。  凯瑟琳·德·美第奇,意大利贵族和.....详细
相关欧美电视剧
毒蛇王后第一季剧情简介
欧美电视剧《毒蛇王后第一季》由内详主演,2022年美国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本剧基于LeonieFrieda的书籍《CatherinedeMedici:RenaissanceQueenofFrance》创作,《革命之路》编剧JustinHaythe负责剧本,StaciePasson担任首播集在内的多集导演。  凯瑟琳·德·美第奇,意大利贵族和法国王后。她是瓦卢瓦王朝国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和随后3个国王的母亲,在16世纪的法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凯瑟琳被认定为平淡无奇、无足轻重的外国人,身为孤儿的她14岁就嫁到了法国宫廷,被期盼能带来一大笔嫁妆,并生育许多继承人,结果她却发现丈夫爱上了一个年长的女人,嫁妆未被支付,自己也没能生育孩子。然而,仅仅凭借聪明才智和决心,她成功地维持了自己的婚姻,并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好地掌握了君主制的核心,统治了法国50年之久。
毒蛇王后第一季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因为一直对凯瑟琳·德·美第奇有很大的兴趣,所以这部剧我是从刚立项就一直关注的。不过编剧是出了名的发挥不稳,所以我不敢太抱期望。果不其然,看完第一集后,对于剧本的心情比较复杂,论及服化道那就更复杂了。

此剧很明显是要走黑色幽默路子,也确实不乏机灵有趣之处。虽说有些故意为之的屎尿屁,但比较克制,比某些单纯恶心人的剧强得多。不过可惜的是,编剧的古典知识似乎不够,或者故意不用,所以台词并不精致,也基本没有历史味,属于硬往古装里塞现代感那挂,并且为抖机灵而牺牲智商和逻辑的情节有点多。演员们的表现总体而言较为普通,包括一些老戏骨的发挥空间也不大。但凯瑟琳的两位演员非常惊艳,冲她们的演技值得一看。

如果再细说历史这一点,我的态度恐怕就会很严厉了。因为此剧从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根据一本严肃传记编写(我恰好读过),但看完第一集后我甚至疑惑编剧到底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虽然比它之前的《成为伊丽莎白》那种主角崩坏的粪作好不少,但依然充斥着令人迷惑的魔改。并且不知是不是编剧的英国人毛病又作祟了,剧情中有大量刻意的乳法、乳意,以及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强烈的轻蔑和歪曲。

就边看边聊地说说我自己的感想,碎碎念外加一点小科普好了。

第一集

开头这位叫拉希玛的女孩,好多人一看见就嚷嚷zzzq,那我科普一下吧。这时候已经是十六世纪中期,随着战争和奴隶贸易的开展,欧洲宫廷里出现了很多黑人仆从,这在当时的绘画中是很常见的,不要大惊小怪。

剧情一开始就渲染凯瑟琳的恐怖,别人都不敢接触她,而她似乎也对自己深受恐惧的现状很自得。但这恰恰是后世人(尤其是大仲马)为了抹黑凯瑟琳而一直给她添加的属性。真实历史上的凯瑟琳虽然身居高位,态度难免强势点,但实际上又被身边人视为是性情相当温和、友善的。所谓“毒蛇王后”的称号其实是个歪曲她的蔑称。此剧依凭的那个原作还特别说明了这个问题,结果编剧反而进一步加重刻板印象,也不知他书读哪儿去了。

萨曼莎·莫顿虽然在这集里戏份只有几分钟,但演技真是厉害。

到回忆部分,一开头就魔改历史了。凯瑟琳的父母并不是在她出生后“一年内”这么长的时间里去世的,而是在她出生一个周到半个月就相继死了,这也是为啥凯瑟琳曾被称作“希腊式的悲剧”。并且死因也不是父亲先患梅毒发疯,母亲被传染自杀,而是母亲先因产后感染去世,父亲主要因为旧伤未愈在凯瑟琳出生时已经命不久矣,不久后也死了。

接下来就是一路魔改。剧中凯瑟琳在祖母去世后还是个婴儿时就被送进修道院,还过着女仆生活,全是扯淡。要知道凯瑟琳在失去父母和祖母时还有当着教皇的叔祖利奥十世以及好几个姑姑、表姑,又不是没人能养她。所以历史上的真实流程是,她先由利奥十世在罗马抚养,利奥去世后她回到佛罗伦萨,主要由姑姑克拉丽切·德·美第奇养育,偶尔还会去表姑玛丽亚·萨尔维亚蒂(同时也是美第奇支系家主之妻)家居住,过着舒适的生活。

而到1527年,她的当了新教皇的堂叔祖克雷芒七世(即剧中这位)与神罗皇帝查理五世闹掰,查理麾下的波旁公爵(不是剧中后边出现那位,是其前任,因为财产继承问题和法国王室闹掰了,跑到了查理五世那边)率雇佣兵洗劫罗马,俘虏教皇,史称“罗马大劫”。佛罗伦萨人对克雷芒安插在这里的代理统治者早已十分不满,趁机推翻其统治。八岁的凯瑟琳作为美第奇主家最后的嫡女被抓起来送到修道院当人质。因为身份重要(她名义上还是乌尔比诺女公爵),凯瑟琳实际上在那里是作为贵客生活的。这座雷米亚特女修院本就是个贵族女子学校,所以凯瑟琳依然过得不错。

如此一来,凯瑟琳当女仆,偷橘子还挨打之类的就全是胡扯。真实的她得到了修女们的良好对待,而且凭着自己的聪慧和体贴,让很多原本反美第奇的修女都变得很宠爱她。后来凯瑟琳一生都很爱这座修道院,定期捐款,与修女们频繁通信。或许编剧实在是想像不出上流社会的生存智慧,所以只能老套地让小凯瑟琳变成个底层机灵鬼。

顺便一提,时间标注为1536年是超级大错。凯瑟琳在1530年就因为佛罗伦萨新政府被皇帝军队击败,美第奇重新上位而离开修道院,结束了软禁生活。然后她在1533年嫁去了法国,等到1536年,她都当了三年王妃了......编剧为什么会搞出这么严重的硬伤,我个人怀疑是想跟后边的某个剧情挂钩,且看第二集会不会验证我的猜想吧。

老修女的小狗去世那里,凯瑟琳提及自己有某种奇怪的预感和直觉。这个确实是真的,很多当时的人都提到了凯瑟琳有很强的遥感和预知能力,所以她也是有真实记载的超能力者之一。

凯瑟琳面对前来抓捕她的人时急中生智穿上修女服,以及说的这句话都是真的。不过情形自然跟剧中完全不同。真实历史上是修女们纷纷保护她,然后小凯瑟琳准备出家以逃离危险,但拗不过新政府的人,于是只能坐着一头驴被拉走了(是的并没绑着手游街)。

打破第四面墙的设计倒是非常有趣

后边凯瑟琳被莫名其妙跑到佛罗伦萨来的教皇带走这里自然全是错的。教皇不可能就这样和反美第奇的人交涉,还给钱什么的,这段剧情蠢透了。新政府是因为战争落败,本想对凯瑟琳不利作为威胁,后来想想还不如投降,这才让她重获自由。此剧实际上把凯瑟琳早年经历的政治风波都歪曲了。当然,凯瑟琳不可能如本剧台词说的那样以为自己在世上孤身一人。她不仅还有一大堆亲戚(包括一个私生子哥哥、一个私生子堂叔还有她的各种姑婆和表姑),早年在罗马也是见过这位堂叔祖的。

克雷芒在割痔疮这里是不符合历史的,真有痔疮的是他堂哥——前教皇利奥十世。而且谁割痔疮还这么当着全教廷的面......

凯瑟琳如此被验身和前边一样,都只是为了搞黑色幽默而整的屎尿屁,顺便让不明真相的现代观众生出某种“文明自豪感”。英国人就爱来这一套,著名的《糟糕历史》里其实就有很多谣传,不知误导了多少人。

凯瑟琳的这位私人服装师,反映了本剧设计师对历史完全没谱的现实——他这三套衣服的形制所处的年代全都不一样,时间跨度有半个多世纪吧。

当然你不能指望设计师把女装也做对,凯瑟琳穿着这种束腰和臀垫就全是错的。虽然此时确实已经出现某种塑形衬衣,但并不是这种到1577年才有记录的后期束腰(尤其1530年代女装是讲究蓬松丰润的,压根不会束腰)。至于臀垫那更是后来的东西了。

凯瑟琳穿着高底鞋这一点大致是对的。后世人经常说她推广了高跟鞋,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指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高跟鞋,而是剧中这种类似恨天高的套鞋。说起来,我最近才知道设计师想到要做高底鞋还是跟我的一位朋友有关,真是有趣。但显然编剧又不知道高底鞋到底干啥用的,所以说是为了露脚踝。emmm实际上是为了增加身高和裙长。

设计师肯定是对这时期的意大利女装完全没谱,也懒得认真收集资料,所以给凯瑟琳做了这身窄袖、V腰线服装。但要知道当时意大利流行的可是大泡泡袖和平腰线。

我真的十分不理解,就现在这些古装剧,还有很多西方古代背景的日漫,为啥总在不流行泡泡袖的时代硬做泡泡袖,等到真该有泡泡袖又不做了。

是的,这里是对的,法国人一开始不用叉子,只用手吃饭。然后凯瑟琳引进了餐叉这种时髦的意大利玩意儿。盘子里那个毛都没拔干净的烧烤,又是满满的现代人的傲慢。

这件衣服虽然有泡泡袖了,但腰线又年代太超前,并且做得不好看。但有一说一,小凯瑟琳这个演员上妆效果好惊艳,她好适合这种瓷娃娃风的妆容。唯一的问题是,当时追求自然美,并不流行这种妆。

这句台词就是过于抖机灵的那种。虽然我们会心照不宣地笑出来,但回头再一想,即便是在黑色幽默剧中,这句话大声说出来也多少冲破基本逻辑了。老狮子你就不能小声念台词吗。

这个假发出现得让我十分无语,因为历史上这种高髻恰好是在凯瑟琳去世后出现的。

当然,开始组队了。毒剂师这点吧,历史上并没有实际记载,很多对于凯瑟琳喜欢下毒的传闻都是抱着抹黑意图的。但她会不会用毒药来试图解决什么敌人呢?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编剧自然不会漏掉咯。

第二位美丽的摩尔人,可能又要有人跳出来说zzzq,但恐怕现实会让人失望了——凯瑟琳不仅确实有摩尔人侍女,而且还带了三个。

至于这位叫科西莫·鲁杰里的意大利魔法师,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凯瑟琳的。科西莫为凯瑟琳提供了很多预言,后来还牵涉进了“拉·莫尔案件”,但没有因此丧命,最终还变成了个德高望重的修道院长,也是挺传奇的一个人。说实话这段拍得蛮蠢的,有几句台词明显是编剧不知道该说啥了,只能勉强让他俩尬聊。

俗话说一步错百步歪,从一开头编剧魔改了历史,后边很多事情就都跑偏了。比如这里凯瑟琳声称自己其实并不爱意大利,按照剧集来说,确实如此。但历史却偏偏是反过来的。真实的凯瑟琳早年并不缺乏自由生活,且饱览了罗马和佛罗伦萨的伟大艺术与时尚,所以一生对家乡充满挚爱。这也是她后来往法国大力输入意大利风尚的原因之一。

于是剧集设定为凯瑟琳刚离开修道院,同年就嫁走了。编剧完全没意识到,这样一来她根本就没有系统接受过任何政治人物需要的教育,真以为赶鸭子上架能在法国宫廷待下去吗。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现实中的凯瑟琳有充分的时间为宫廷生活做准备(包括学法语),这才是她在法国能快速立足的根本原因。

这个轿子在后边被法国人嘲笑是个蛋,是“意大利式的浮夸”,我不明白编剧是想表达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学是全欧洲颂扬的,是无数艺术家和工匠的才华与智慧的结晶,编剧算老几啊这样抹黑嘲弄。

以及这两件根据凯瑟琳的要求做得“精致华丽”的礼服,我无话可说。马戏团小丑一样还浑身粗劣地挂着彩虹糖和彩带,作为欧洲顶尖的文艺复兴意大利时尚就这,就这???算了,了解我的网友应该知道我正跟朋友合作一本文艺复兴服装史,里边专门根据史料记载设计了凯瑟琳来到法国和婚礼时的服装,反正比这考究且好看得多,敬请期待。

剧组花了不少钱租下香波城堡当拍摄地,所以双方会面这里放了航拍什么的,生怕观众没注意到。然而如此一来,没钱请群众演员了,导致法国王子迎娶教皇侄孙女,这排场甚至不如随便哪个村里普通人家结婚。尤其上图这张大航拍,差点笑死我。

编剧肯定对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完全不了解,所以让他这样蹩脚地欢迎意大利人到来。然而实际上,弗朗索瓦的母亲萨伏依的路易丝就是意大利人,所以他能流利地说意大利语,且对意大利文化和时尚极其热衷。这也是后来凯瑟琳能在宫中立足的另一个原因。顺便一提,历史上这时候弗朗索瓦一世才四十左右,演员都六十多了。教皇也是四十来岁,演员奔八......

凯瑟琳的高底鞋引起了法国宫廷的好奇,尤其埃莉诺王后一脸地铁老头看手机的表情直接出声发问。但是,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对此迷惑,唯独埃莉诺不应该。因为她在嫁到法国之前的十多年中都生活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她是前葡萄牙王后),而伊比利亚地区是最流行高底鞋的地方,所以她对高底鞋完全不会陌生。顺便一提,设计师显然不知道高底鞋不应该直接上脚穿,而是先穿平跟鞋再套上的。

教皇的帽子上为啥要绣美第奇徽章啊,简直见鬼了。教皇这里代表的是教廷而不是美第奇家族啊!

波旁公爵虽然是有王室血统的亲王家族,但并不能直接这样大喇喇坐在旁边。

以及这位公爵哪里皈依新教了啊,信新教都是后来他俩儿子的事了,编剧到底有没有看过基本的历史?再说了,弗朗索瓦虽然对宗教的态度不像西班牙或意大利那么严酷,但他也是曾经对新教徒发动过清洗活动的,在位时期谁敢公然说自己信新教。

弗朗索瓦太子这个演员,挺萌的,不知是因为模样还是气质,我就特别想看他被爆炒是怎么回事......当然咯,人设就是个坏蛋,估计跟时间线魔改一样是为了下集的剧情做铺垫。

法国王室对嫁妆不满,临时反悔,凯瑟琳急中生智保住婚约这段剧情我直接一个大无语。大家觉不觉得,就特别像是那种没根本经历过事的初、高中生写小说时会编出来的yy情节?谁家王室婚姻谈判会搞得这么土鳖又弱智啊。而且法国王室人员的各种相互揭短吐槽,别说古代王室了,连当代稍微体面些的人都不会如此毫无礼节,肤浅又白烂,用幽默剧来当幌子都说不过去。看了这段我脑子里直接冒出一句话——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看来英国人不乳法是真会浑身难受。

PS:凯瑟琳下跪亲吻教皇的鞋那个举动倒是真发生过的,但目的是为了展现出虔诚的良好品质,表演给法国王室看。而事实上,当时弗朗索瓦一世确实对这个知礼的准儿媳很满意。

以及服装做得都好难看。

给大家瞅瞅那时候真正的法国服饰是啥样。

凯瑟琳的早年大敌黛安·德·普瓦捷出场,这衣服特别像是那种有一圈圈巧克力丝的奶油雪糕,把我看馋了。说起来,虽然这剧格外强调黛安是凯瑟琳的表亲,但其实凯瑟琳的妈作为奥弗涅女伯爵,在法国宫廷里一大堆亲戚,连国王都是她远亲。

编剧和设计师都注意到黛安实际上只会穿黑白两色这点是好的。不过真实的黛安打扮并不会像剧里这么花里胡哨,也不会头发一坨稻草般披散着。她一般是在形制简单雅致的黑衣里搭配白色衬衣,缝缀珍珠和银线,头戴一顶寡妇帽。

再重复感慨一句,小凯瑟琳这演员也太适合娃娃妆了。

然后紧接着看到这幅相亲画像,我当场笑喷。

居然用《抱白鼬的女士》,达芬奇要当场复活再吐三升老血。一个十五世纪后期的伦巴第造型是怎么跑到1530年代的人身上的?剧组是真找不到别的画了吗?

更何况小凯瑟琳可是真有画像留存的(这么一看演员跟本尊是真像啊)。

亨利王子居然不好好来迎接新娘,还自顾自地比武就非常离谱。历史上虽然确实有王室新娘被丈夫怠慢过,但都是到地方后发现新郎还在外地,没赶到,而不是这种明明人就在当场却自己跑一边玩去了。你这别提王室了,连一般小门小户娶亲都不至于这样吧。

我非常佩服设计师,重复看了好几遍,终于确定她根本不知道男装在裆部的那个股囊是直接缝在裤子上,而不是钱包一样挂在那里的。

这位女士是弗朗索瓦的官方情妇安妮·德·皮塞留,埃唐普公爵夫人。我给这妆造直接打负分。

埃唐普夫人是以美貌和聪慧闻名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后边黛安的台词说她只是床上开放,就把她给看扁了。不过黛安倒确实可能会说安妮的坏话,她俩在政治和宗教上都是死对头。

不过弗朗索瓦在位期间,安妮是权势更大的,而且一开始就被定为凯瑟琳的首席女官,所以这里黛安直接要求她让地方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黛安对各种人物的介绍大多不符合历史。埃莉诺不愿意跟弗朗索瓦睡这里又是编剧的自我发挥。实际情况是弗朗索瓦不乐意跟埃莉诺睡,因为历史上的埃莉诺长着标准哈堡脸,很难看,而且据她自己说在床上非常“热情”,经常让弗朗索瓦睡不好觉。

历史上这位波旁公爵(波旁王朝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的爷爷)可一点都不蠢,他作为旺多姆一系的首领成功从弗朗索瓦手里拿回了波旁公国和头衔,在政治和外交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很有水平的一个人。编剧直接把他变成个丑角了,估计也是为接下来继续丑化他两个儿子做准备。

吉斯公爵的头衔什么时候是用钱买的?他家是洛林家族的分支,本身就算是一个小国王室成员,凭着很强的政治能力在法国平步青云。后期凯瑟琳可是会被他家斗得难以招架。《凡尔赛》里奥尔良公爵的情人,那个金毛洛林骑士就是吉斯家族的直系成员。

小科普,坐在中间那个男孩的儿子就是将来法国内战中的重要人物,圣巴托罗缪之夜的主导者,和玛戈王后有过一段情的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德·吉斯。

看到奥斯曼苏丹苏莱曼跑到这儿我都不知说啥好了......对,弗朗索瓦确实为了对付查理五世和苏莱曼结盟,但问题人家苏丹向来是请不动的大神,更不可能就这么跑到到处有人想杀他的基督教地域来啊(况且他真要来法国的话,无论陆路、水路都是得经过死敌神罗控制的地区,脑子有病才会如此犯险)。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知识吗?

晚上的圆房。我们都听说过古代欧洲王室、贵族会有观看圆房的习俗,但实际上其中很多细节是被严重夸大的。首先床都是有床帘的,而且一般圆房时只会有少数至亲与仆人在帘子外等候,准备看看床单什么的,以确保顺利,不可能不挂帘子还全宫廷甚至外客都在观摩。大家想看比较准确的圆房现场,可以去瞅瞅法国电影《蒙庞西耶王妃》。而且实际上连这都未必是硬性要求,否则阿拉贡的凯瑟琳和亚瑟王子到底有没有做也不会是个历史谜团了。现实情况是,只有弗朗索瓦一世自己坚持要求待在洞房里,最后出去告诉大家两个孩子“战斗勇猛”。这一点是被史料特意提及的,也说明即便在当时的人眼中,他这个做法也让人不大舒服。而编剧如此夸大这一点,可能是不了解、想要荒诞喜剧感、迎合现代人猎奇心态等诸多原因共同作用。

科普一下,女上位骑乘式在这种正经的夫妻生活中是绝对不可以的,被当时的宗教视为堕落败坏的行为。

我怀疑编剧改动时间线的另一个原因是让亨利能在第一集就跟黛安有一腿。现实当中亨利也是结婚几年后才跟黛安正式成为情人。

最后这段拉希玛偷了橘子,让凯瑟琳意识到这个她原本瞧不起的小姑娘有着与她相似的素质的情节还蛮有趣的。

之前有很多媒体在看过此剧后将其与《宠儿》对比。诚然二者有相似的路子,但宠儿在黑色幽默的同时依然有对基本历史事实的坚持,而且台词也没有这么轻浮粗糙,所以着实比此剧高明。所以总的来说,虽然此剧宣传时强调自己的历史向风格,但就我预测,从整体故事到凯瑟琳的人设估计都会跟历史差异甚大,又是个浅薄而刻板印象的“大女主”戏罢了。如果真是想贴近《宠儿》,那只能算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但不管怎么讲,亮点还是有的,幽默感传达到了,拍摄节奏不错,尤其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说应该挺好看,可以推荐给朋友。

服化道的话,大家应该已经有数。设计师基本可以说啥都不懂,考据能力一百分打个十分已经算给面子了。比如凯瑟琳出场这套衣服混搭了好几个时代的元素,唯独没有1560年的。不过好在,单纯的设计层面上有些有趣之处,也还能看看。

后边几集会接着在这里更新,但基本不会像这集这么细致地说了。

第二集、平行世界的凯瑟琳

这一集印证了我之前的看法。虽然宣传时一直用原著是严肃传记当招牌,虽然编剧一直强调历史性,但实际上,此剧真正的观看门槛是——要当它的受众,你不能对相关历史一知半解,而是必须一丝一毫都不了解才行。否则剧情简直就是把各种天雷往你脸上招呼。

第二集的剧本弱智到和国产玛丽苏“大女主”基本没啥区别,展现凯瑟琳的聪慧的唯一办法就是让除了她阵营之外的其他所有人物强行降智。幸好小凯瑟琳的演员全程控场,以一己之力把整整一集撑起来了。

对法国宫廷的表现连说是过家家都谈不上,完全是一群人在尬演,一本正经地演一群脑残。是的,英国人不乳法会死。

太子明目张胆的各种行为也说明主创丝毫不明白宫廷中是有规矩的。现实中太子要是真这么个样,早被亲爹废黜,关进精神病院了。

“要意大利有什么用”?????白痴都问不出这种话。当然很明显一点都没研究过当时欧洲政局和意大利战争的编剧确实是够自作聪明的。

这里发散一点来说,虽然我们很容易察觉西方影视剧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凝视,但实际上相同的情况在西方内部的不同阵营间也普遍存在。尤其是英、美对法国和俄国,长久以来都充斥着刻意的歪曲、抹黑(而且还暗含着某种文化不如人而引发的嫉妒心),乃至在严肃的纪录片中都会如此。这甚至都成了一种习惯,不用妖魔化的目光去糟践法、俄,他们就会浑身难受。所以很不幸的是,看完第二集我已经能确定,此剧也是这类作品的一员。

这种降智处理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黛安,这位宫廷中最机敏的女士,完全沦落成了那种烂大街的言情剧反派女二号。居然在剧中想要嫁给亨利,拦着不让亨利和凯瑟琳睡,还没大权在握就嚣张得仿佛华妃,甚至亨利的婚姻带给她的利弊都需要凯瑟琳来提醒。凯瑟琳暗怼了她后,她居然还当众气得跳起来走掉了......而事实上,真实的黛安从一开始就在帮凯瑟琳巩固地位,还帮着她备孕,因为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不可能与亨利结婚,而凯瑟琳这样一个没根基的对手才更容易控制。说真的,任何有关凯瑟琳的传记里都有对黛安的详细描述,照着写都不至于搞得这么蠢,编剧难道是倒着读书的?还是说如果真描写一个强大的对手,他就想不出对凯瑟琳该怎么描写了?

她和凯瑟琳那些对话中的小机锋,说真的给咱这些早已经在国产宫斗剧中看了不知多少的观众来说,着实浅薄。当然跟以前那些西方讽刺剧中精致而富有深意台词也差得十万八千里。

以及我直说了,历史上的亨利绝对绝对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他对黛安的爱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后来黛安都六十多岁了他依然深深爱着她。这句台词并不机灵也不好笑,只能展现出编剧对于大龄女性的恶意。

此外,因为编剧是英国人,也就是新教国家的成员,所以会习惯性地刷自己这边的宗教信仰。比如提前让波旁家信了新教,还让法国太子娶普鲁士公国——历史上第一个新教国家——的公主。且不论那时候的普鲁士非常弱小根本没人瞧得起,法国一个坚定的天主教王室根本不可能让未来的国王娶新教妻子。这都属于特别基础的历史知识。普鲁士公主倒是挺漂亮的

当然,零零散散的魔改历史情节数不胜数,我就稍微举几个最明显的。

从最一开始,说美第奇家失宠了就是扯淡。实际上此时的美第奇家族依附于神罗,被封为佛罗伦萨公爵,地位空前强大。而凯瑟琳的姑姑克拉丽切这时候被暗杀就更是扯上天了,因为她早就在凯瑟琳被抓进修道院期间难产去世了。况且明明第一季凯瑟琳还说自己孑然一身,这时候怎么又知道有姑姑了。

其他女士都是侧骑马,而凯瑟琳却套着裤子跨骑......稍微搜一下凯瑟琳的文化贡献就会有海量的文章告诉你,古代西方女性不跨骑,之前的法国女士都是横坐在加装了椅背和脚踏的男式鞍上,而凯瑟琳嫁进来后推广了女士侧骑鞍,让女性能够自己的方式策马飞奔。编剧是真的连最最基本的一点研究都懒得做啊。

凯瑟琳请国王给亨利另娶妻子也根本不是这时期的事,而是很多年后因为亨利成了太子,凯瑟琳一直不孕,对国祚传承有危险所以才发生的,其中有一条清晰的逻辑链。然而编剧显然并不明白这点,所以在太子还活得好好的,亨利有没有娃根本不打紧,况且凯瑟琳才刚刚嫁进来还没那么急切地需要生孩子的时候就提前放出了这个情节,实际上逻辑不通。

此外历史上的弗朗索瓦是一个很有风度,尤其对女性颇有同情心的人,而且很喜欢这个儿媳,所以凯瑟琳的表演才会让他动容。而剧中这位看不出什么绅士做派,只是个女人一哭就脑子混乱的傻瓜大叔。

呵,借种生子又来了。我就这么说吧,凯瑟琳一生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事,她最大的敌人都不认为她在这方面有污点。编剧也就欺负死人不能说话,离了这种低级噱头就不会写剧本了。

再做几个服装小科普吧。

年长凯瑟琳和拉希玛戴的是十六世纪后期在西欧流行的心形女帽attifet,黑色简单款可以作为寡妇帽。不过剧中这个形制年代太晚了,跟发型明显对不上。以及凯瑟琳转到侧面后我才发现设计师做的是这种帽子在十七世纪初的荷兰出现的一种变体。

黛安和凯瑟琳戴的这种头饰其实也是现代影视剧对attifet的改编,很多设计师虽然爱用它,却压根不知道这玩意儿是用来搭配桃心形发髻的,而不是这样像米老鼠耳朵一样跟简单的披发和梳得很紧的发髻结合。

凯瑟琳的这两件羊腿袖、大裙摆的衣服,挺漂亮的,也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形制,只不过是四十年后的流行款式。克洛德公爵夫人

凯瑟琳的次女,洛林公爵夫人克洛德就是典型的这种装束。当然著名的小女儿玛戈王后也该这样打扮。

是的,凯瑟琳等一众意大利女人都没戴上这种标准的意大利式帽子,埃莉诺一个法国王后倒戴上了,无话可说。

黛安的这件黑白格子大帽,在另一边法国拍的黛安传记剧《首席情妇》中也出现在了饰演她的阿佳妮头上。

黑森方伯夫妇像

然而这帽子是照着一位德国女士的画像做的......德式女装,尤其上图的这种萨克森风格完全是另一个体系。

等到真要展现德国女士的画像时,画中人却又是一身十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装束。呵

而且这像还有可能是小时候的玛丽·德·美第奇.......这个剧组是真的懒到连找一张对劲的画像都不愿意。

本集比较有趣的地方是设计师开始在凯瑟琳的衣服袖子上进行发挥,做了些比较现代时装色彩的造型,还是挺好玩的。虽然好不好看就见仁见智了。

第三集

这一集讲到了太子之死和凯瑟琳终于怀孕,虽然是把好几年里的事捏到一起,而且如我在上集所说这里边是有逻辑错误的,但总体观感比前两集好,剧情紧凑有趣,演员们表现在线,而且尤其在意大利服装师背锅被杀事件以及弗朗索瓦一世这个人物身上展现出了政治人物的虚伪、恐怖与宫廷的残酷。

不过历史上的弗朗索瓦还真没这么疯癫

我想剧情的好处大家自然看得出来,不必我赘述,所以我还是按照常规讲一下本集中编剧又写了哪些弱智情节和台词,以及略作科普。

这种天降拯救者的情节看似很爽但其实摸不着头脑,因为拉希玛之前已经被凯瑟琳收编为近侍,根本轮不到厨房女总管来奖惩。事实上,全宫廷都看到了她陪着太后散步,以她现在的身份,厨房女佣哪里敢跟她吵架。

不过此剧很不错的是,至少知道女士们一看到王室成员得马上行礼的宫廷规矩。而不像近期其他很多宫廷剧那样,公主、王后经过时那些男男女女居然都敢装看不见。

亨利去打仗这里有一连串的历史错误。实际上亨利帮凯瑟琳争夺托斯卡纳已经是很多年后,他俩成为国王和王后时的事,而剧集演到的这个时间点,亨利是在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作战。

他遇到并与之生了个女儿的菲利帕·杜齐也就不是剧中所说的意大利南部村妇,而是皮埃蒙特地区的一个马厩管理员的妹妹。他们的女儿黛安·德·法兰西确实是以黛安·德·普瓦捷命名的,但实际上这是亨利在表达对黛安的爱和宠信,而不像剧中演的那样冒犯了黛安——因为王室私生子女也是地位很高的。

后来受到黛安威胁的菲利帕带着女儿逃走了,这里就是编的。历史上菲利帕嫁给了一个法国宫廷官员,还是凯瑟琳的侍女之一。而她的女儿和后来的婚生弟弟妹妹们一起长大,受凯瑟琳的关照,一直被视为王室家庭的一员。长大后,她甚至是以近乎公主的排场风光出嫁的。

黛安终于进入历史正轨,开始帮凯瑟琳备孕了。但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她是在经过凯瑟琳提醒以及亨利有了个私生女后才转变了想法,这不仅不符合历史,也把她的头脑严重看扁了。黛安在这一集说了很多女权主义台词,但给我的感觉就是“生硬”,因为很多言论完全是现代思想产物硬被塞到十六世纪背景里。况且我在其他很多情节中都感到编剧并没有多少对女性的理解和同情,所以这些台词写出来也只像是空洞的喊口号。

这里纯扯淡,黛安的两个女儿活得好好的呢,而且都是她在政治上的助力。尤其黛安的大女儿,色当王妃弗朗索瓦丝·德·布雷泽,后来是凯瑟琳的内廷女总管,在黛安欺压凯瑟琳的行为中出了不少力。PS:这一段台词里编剧又恶意满满地拿黛安的年龄开涮就让我觉得非常讨厌。

这一段虽然看上去像是瞎编的,但反倒是历史上的真事。我十分疑惑亨利和凯瑟琳到底在身体结构上有啥特异之处,居然还得专门换姿势才行。

不不不,编剧请不要再写这种弱智白烂台词了,真当观众是蠢货吗?

???波旁公爵来找太子商议这段,我都不知说啥好了,真的这种台词就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你可以想象一下拍武则天传记,给她母亲安排一句“我把女儿送进宫是为了让她当皇帝”。

是的,编剧以为法国国王会当着全宫廷的面揍太子,毕竟现代人都以为古代宫廷毫无规矩呢,呵呵。

是的王妃一个人跑出去然后失踪,王子就自己一个人跑出来找,似乎没人想过他俩是啥身份。话说知道最可悲的一点是什么吗,历史上亨利从来都没对凯瑟琳这么好过。

太子暴病而亡之后确实有人构陷凯瑟琳,不过直接这么当面说出来也是很搞笑。虽然近几年来东亚这边的宫斗戏也衰落得很严重,但到底还是吊打西方。PS:太子虽然人设糟糕但他下线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因为演员真的好萌啊,像个张牙舞爪实际上弱唧唧的博美。

怎么说呢,这段凯瑟琳的抉择因为拍得不错,演员表现很好,所以多少掩盖了她把书落在服装师那里所以将其害死的情节有多蠢。顺便一提,这里其实逻辑上也出问题了。历史上这位背锅而死的意大利人并不是凯瑟琳的服装师,而是太子的贴身仆从,那些试图借此诬陷凯瑟琳的人们最终没找到两人之间除了国籍一样之外的其他联系,所以凯瑟琳才得以全身而退。而在剧中,他就是凯瑟琳的人,如果确实断定他下手毒死太子,难道凯瑟琳就能被轻易放过?

最后到凯瑟琳和拉希玛见到先王遗孀苏格兰的玛丽及其著名的侍女团“四玛丽”(也就是《风中的女王》里那几位),编剧突然就抛出了两个地雷台词。

我敢说编剧肯定知道四玛丽都叫玛丽是因为那是当时的流行名字,而不是苏格兰女王要求她们改的。而他这么设定,就只是在抖无谓的机灵,毫无意义。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喜剧剧本的高下之分,好的喜剧(比如《宠儿》)能够圆滑地在现实基础中挖掘可笑之处,而差一些的喜剧就只能这样生硬地魔改瞎编。

?????服气,没个十年脑血栓真的写不出这么脑残的台词。我连吐槽都不知道该怎么吐了。

再来说说服装部分,这一集基本服装风格定型了,就不必重复讲一些前两集已经出现的问题。

不过这一幕中父子俩的服装年代上差了七八十年还是让我不知说啥好。

以及拉链????????????

黛安这几个侍女头上的东西叫做方当诗女帽(你也能在《宠儿》中普遍看到),是在1680年代出现,并流行至1710年代的巴洛克晚期头饰,提前跑到了一百五十年前,我也不知设计师是在想什么。想想看,要是在讲慈禧太后的电视剧里出现了嘻哈裤......

苏格兰的玛丽这身衣服的形制算是最接近历史的,取材自她真实的画像,不过能把寡妇帽做成白无垢,也是绝了。

凯瑟琳和拉希玛的服装虽说并不符合1561年的风格,但至少有十六世纪中期的味,还算美观,可以打个80分。

第四集

小演员退场,成年凯瑟琳开始挑大梁。萨曼莎的演技之强毋庸置疑,其他人的表现也都在线,我现在最大的感觉就是他们都在很努力地给翔镀金。

至于剧本,不客气地说吧。作为一个打着历史向旗号的作品,我至少期待的是它比《风中的女王》强,结果本集对法国宫廷的呈现甚至都不如后者。我不能说本集的魔改和丑化历史的程度超出了前几集,但问题是编剧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恶意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了。国王当众摔盘子砸碗

看这段我惊了,这是个宫廷??

国王死了都没人服丧,绝了

所以,还是按老规矩摘取一些片段略作讲解吧。接下来我可能会态度非常差,大家可以做好心理准备。

上集结尾就已经很雷人,这一集开头就让还没忘了接着雷。倒是告诉我,苏格兰的玛丽怎么继承法国王位,嗯?她是法国人吗?不是。她生儿子了吗?没有。法国是俄罗斯吗?不是。法国允许女性继承王位吗?不许,法国实行萨利克继承法。编剧是脑残吗?Obviously。

紧接着这段台词更是.....没东西可写大可以不写,而不要来秀自己智商低。或许有朋友看不出我为啥如此痛骂,那我稍微打个比方吧。对我这种稍微研究了点西方历史的人来说,这几句话就跟“你为啥在吃东西?”“我饿了。”“现在不是六点吗?”“对啊所以我在吃晚饭。”“那你为啥吃早饭?”一样蠢。

凯瑟琳在最后一次生产时婴儿卡在产道里了,医生不得不把孩子掰断才救她一命。单看确实是凯瑟琳的真实经历,但在剧情中却伴随着两个严重错误。首先,这段在本集开篇不久,而在中后期凯瑟琳的公公弗朗索瓦一世去世。但实际上,弗朗索瓦在1547年去世,凯瑟琳这次生产则是在1556年,其时她丈夫都没几年可活了。

其次,台词说他们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实际上凯瑟琳这次生的是一对双胞胎女儿,分别名为让娜和维克托瓦。让娜就是折断的那个,没出世就夭折了。维克托瓦也只活了一个月。这让凯瑟琳身体大受损害,所以不再与亨利同房,这点确是历史上的真事。不过时间提前了接近十年就很搞笑。

著名的舍农索城堡,在台词里也被说是法国最美的城堡之一。但剧中这个样子并不是按照时间点它应该的模样。一开始舍农索只有最右边那个主体建筑,后来黛安得到了它,建造了那个长廊桥。后来亨利死了,黛安失势,凯瑟琳得到它,才修建了廊桥上标志性的长堡。

而后边这里凯瑟琳说把肖蒙城堡给黛安,其实也是亨利去世后的事。凯瑟琳虽然从黛安那里夺走了她一直想要的舍农索城堡,但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所以把自己的肖蒙城堡当做交换给了黛安。剧集则将此事提前好多年,不知编剧怎么想的。

吉斯和波旁两边的兄弟都长大了。吉斯兄弟变成了一对印度裔,波旁兄弟怎么看怎么蠢......人设上他们算是把历史本尊的形象略作夸大,这个夸大指的就是弱智化。看他们的台词真的是无聊至极,处处透着一股没文化的味。

尤其是这段亨利的小会议,为了硬捧凯瑟琳的才智,就将这四个人都刻画成蠢货,把真实历史上一群强者间的神仙打架描写成衰男尬聊。但编剧没意识到,他自以为是在表现女性力量,却实际上只是矮化了凯瑟琳。因为这样的做法只能暴露一点——他自己根本想象不出一个真正有能力有智慧,能对付一群强男的女人是啥样。甚至在剧中,凯瑟琳想到警惕神罗也只是因为埃莉诺王后提醒了她,而不是她本身有什么洞察力。

顺便一提,这四位全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风中的女王》里的选角倒比较贴近本尊的颜值。是的,《风女》里那个和苏格兰的玛丽有一段情的康德亲王就是本剧里波旁家这个胖弟弟。

有位一眼看去就很强悍的女性在本集登场,即吉斯兄弟的母亲,老吉斯公爵夫人安托瓦内特。历史上这位确实是个狼灭,曾经主持火烧新教徒。

不过剧情没提到的是,安托瓦内特本姓波旁,是波旁兄弟的亲姑姑。是的,那四个男的还是表兄弟。

弗朗索瓦一世的这段台词整一个大无语。我需不需要告诉编剧,克洛德王后在两个儿子被送到皇帝那里当人质的两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弗朗索瓦一世去世这里,又硬捧凯瑟琳。我求求这些个编剧(包括大部分国产古装戏编剧)了,大女主真的不等于玛丽苏。弗朗索瓦确实很喜欢凯瑟琳,但凯瑟琳的权力之路从来没有得到过他的支持。凯瑟琳的辉煌是她艰难地一点点打拼出来的,而不是如本剧中那些蠢白“智斗”。

然后再来说说本集的黛安。

吉斯老夫人让儿子注意和黛安搞好关系,但实际历史上他们两个势力早就交好了,根本不用等到弗朗索瓦去世后才开始。黛安和吉斯家族都是保守派和狂热天主教徒,从一开始就在政治上关系很密切,还是亲家。

而成为王后的凯瑟琳试图赶走黛安,黛安则暗中笼络香水师来驻颜,并且色诱亨利这点就非常瞎眼。且不说亨利对黛安不是一般的宠爱,在他活着期间凯瑟琳都没想过把黛安弄走,因为压根不可能。而且关键是,黛安从来都不是靠美貌来维持亨利的爱,而是她的智慧、体贴和政治才干。她确实很注意保养,但也不是因为金液(虽然这个确实是真的,后来人们发现她骨头被腐蚀严重,就是因为迷信黄金美容造成的),而主要是因为注意运动和健康饮食。本集的这段剧情延续了前几集不断强调她年纪大的做法,想想看多么好笑。一个打着大女主旗号的剧,却卖了整整四集的年龄焦虑,而且刻意无视一位强大女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我们能注意到弗朗索瓦去世后,离开宫廷的埃唐普公爵夫人安妮·德·皮塞留和黛安剑拔弩张,但编剧显然忘记之前说明一下为啥她俩关系这么差了,所以这里两人的对峙就看上去没头没脑的。

历史上,她俩一个是国王的官方情妇,一个是下任国王的官方情妇,却在政治和宗教上处处敌对,在1540年代争斗达到了白热化。安妮至曾经让弗朗索瓦把黛安驱逐出宫,结果导致国王父子差点反目成仇。因此弗朗索瓦一去世,其埃唐普公爵夫人的头衔就被剥夺,被迫交出弗朗索瓦给她的珠宝等礼物,还割让了自己最好的一块领土才保住了小命,得以安全离开。

不过黛安说自己会注意不重蹈安妮的覆辙,这里挺有趣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她的下场也差不多。

埃莉诺王后倒是符合历史。国王一去世,她就毫无留恋里立刻离开了。在本集跟凯瑟琳打牌那里也人间清醒,符合历史上她的人设。不过埃莉诺后来的人生也并不理想,回望自己被当做政治工具的一生,甚至跟唯一的孩子(葡萄牙公主玛丽亚)短暂见面后意识到连骨肉相守这么一点卑微的愿望都达不成,最终绝望而死了。

最后拉希玛讽刺两个侍卫鸡儿很小,这段挺乐子的,不过是典型的现代思维。而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完全不同,人们沿袭古典时代的身体观念,反而认为鸡儿长得大是粗蠢的体现。

再来说说服装吧。尽管剧情稀烂,本集的服装却有所提升。凯瑟琳的几件服装让我比较满意。虽然形制不能说完全对,但也终于有明显的历史形态了。

这件蓝色的虽然上身饰带排布不是法国这边流行的,但还是蛮不错了,让我眼前一亮。

红色这件也很好,可惜没有全身镜头好好展示一下。

真正的王后时期凯瑟琳。

这个房间就是现实中凯瑟琳的卧室

她这套寡妇装确实有1560年的味,比前三集里她的那三套衣服都要考究。不过有一点,各位可能会注意到她的很多茄克式裙装在胸前上方有一条横向饰带,这是因为设计师不知道这类衣服的结构是怎么回事。这种横向线条代表的是一件低领款上衣和一个高领披领的组合,而不是在一整件高领衣服上画出这么一条没用的线。

加冕这件蓝、金裙子很美,看样子应该是全剧最贵服装之一了。除了有些小细节还值得再改进,比如肩头可以加上小泡泡袖,总的来说终于有了文艺复兴后期法国王后的感觉。

下集预告里她这件茄克式裙装也很不错。

至于这件嘛,是模仿更传统的西欧款式,虽然不太对但也还好。我发现设计师似乎并不清楚这种袖子到底是什么结构,她要是认真看看史料,或者《狼厅》之类的影视剧就好了。

亨利和黛安这里的服装设计更加现代,但把握住了一个历史真相——亨利后来一直穿黑白衣服,与黛安组成情侣装,经常当众让凯瑟琳没脸。

再来说说苏格兰的玛丽的这套服装,是模仿自一张被广泛认为是她的画像。

不过恰好撞上我这么个研究文艺复兴服装史的,就发现问题了。这种碟子一样的袖子最早是在1560年代前中期开始于尼德兰上流社会流行,直到1570年代初才进入法国和英国时尚圈。那时候玛丽都已经倒台,在英国被囚禁了。所以上边那张画多半不是玛丽。

最后稍微一提,虽然这些古装戏的群演服装大多是借来的,但用得合不合适也是个技术活儿。

比如这两件女装是从《红颜祸水》那边借来的,虽然是意大利服装,但混充个法国的还可以。

但这一幕里最左边那个女性穿了件标准的西班牙款服装就很迷惑了。

第五集

我感觉自己快要无法评价此剧了。正如之前说过的,你必须得对这时期的西方历史一丝一毫的了解都没有才看得下去,否则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天雷往你脸上招呼。而且字幕组很分不清皇后、女皇、王后、女王等等称谓之间的区别

一开头就叫我目瞪口呆。苏格兰的玛丽和伊丽莎白勾结对付凯瑟琳???我用不用教一教编剧,历史上这阵子是凯瑟琳和伊丽莎白在勾结。

然后这句也很离谱,因为玛丽这伊丽莎白这时候表面上关系是不错的,而且至少暂时双方都想维持和平。闹掰那都是几年后的事了。但编剧显然不知道,所以啊,想编写故事得多读书,别自己脑补。

这一集最主线的凯瑟琳摄政,在被吉斯、波旁双双刁难的情况下向市民阶层求助并成功筹集到款项的事,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但过程真的没有剧中这么弱智。

我就直说吧,剧中故意不去开会,直接问“你给我啥好处”的情节根本不可能发生。尽管编剧想方设法让几方人员中都存在那种似乎挺牛叉的角色,但整一段下来就是很白痴的权谋设计,真心没比那些个卖脸的古装偶像剧强。

凯瑟琳自己声情并茂地争取到了市民的帮助,然后让吉斯、波旁暗中称奇的表现看起来似乎很“大女主”,实际上这种小白情节跟《风中的女王》也就一个水平。而且我之前刚夸了此剧在礼仪方面不错,这一集就搞了王后+摄政王驾到没人理睬的迷惑场面。

我强调一句,古代人非常讲究这些礼仪,这种王后站在眼前了还自说自话的情况绝不可能发生。

一看就是编剧对那时候的王室贵族和宫廷生活一星半点的了解都懒得去做,但还真有脸拿一本非常认真严谨的传记原著来给自己当招牌。就这剧本,你配吗,你哪来的脸说是根据那本书写的???

当然,为了展示凯瑟琳的头脑就把黛安给搞到另一边跟着打仗去了。我需不需要告诉编剧,历史上黛安才是坐镇宫廷的实质摄政王,凯瑟琳的权力则被限制到基本有名无实。

而且黛安在战场上指手画脚导致差点跟亨利崩了也是笑死人。第一她没这么蠢,第二亨利对她的意见是非常尊重的,第三他俩的感情稳固到根本不会崩。然后这里还让演员表现得迷迷糊糊,暗示黛安喝金水喝得开始精神失常了。咱就说,能不能别再对大龄女性展示恶意了,能不能再别卖年龄焦虑了?这都第五集了啊天哪。虽然可能是我敏感了,但我现在总觉得很多台词和情节设计中都透出一股强烈的厌女气息。

啊这.......

然后就是最最最雷人的黛安和新教徒市民代表当众嘴炮并发疯手刃对方的惊人情节。

您这是不小心从法革那阵子穿越到十六世纪了??

嗯,人家掌握着全国最高的权力

嚯。。。

下一句,我是上帝之妓差点笑死我

编剧肯定不知道亨利二世时期新教徒是被杀被烧得很严重的

我看到这里整个大脑都放空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地方。

我还真没看出那个魔法师到底有啥值得她这么惦记的。而且凯瑟琳的创举还真没多少跟魔法有关。

啊,编剧真的是自己白痴都不够,还要把观众当白痴。为啥打仗?因为是有各种利益冲突的敌人啊!

对对对,少不了男酮,免不了还得卖个肉,猎奇化一下。But,我需不需要说一句,吉斯公爵是非常虔诚甚至狂热的天主教徒,男酮对他来说是应该下地狱的重罪。

然后对这个变态虎妈的刻画也很.......怎么说呢,虽然掏儿子的裆然后亲手嘿嘿笑的场面让人非常不适,但好歹比那些弱智角色强些。

跟我说说,为啥苏格兰女王能把法国王位给洛林红衣主教??不行了,弱智到我写出来这句话都觉得难以置信。

我看了半天才发现这个落魄家伙是蒙莫朗西。是的,历史上这时候亨利二世最宠信,全法国势力最强的权臣。

算了,说说服装吧,这一集的服化很值得一夸。设计师最近两集上道了,基本保持住了历史元素与原创设计的平衡,所以虽然我们会看到一些神奇的用料但效果还挺不错的。

凯瑟琳这套寡妇装可以说历史感很强了,形制可以称得上考究(除了头饰)。

这套茄克式裙装也很不错,虽然就年代来说早了点。

我喜欢这件传统法式裙子,要是把袖口上翻到上臂处就相当好了。

这件的垂袖虽然不是当时流行的设计,也蛮不错的。

这件面料的华丽真是出乎意料的惊艳。

黛安的衣服虽然现代感越来越强,但上一集她的服装就有这种走势了,所以倒也不突兀。

苏格兰的玛丽的这件绿裙子让我印象很深。虽然面料完完全全不符合那个时代,但做出来效果就很有趣。而且虽然泡泡袖大了点,也还是能看出明显的十六世纪中叶的味。

这种剧情一路暴跌,服设却一路上升的割裂感让我心情非常复杂。

第六集

我全程吃着降压药看完了这一集。本集中编剧几乎精准地在每一个剧情中都对历史颠倒黑白,弱智操作层出不穷,而且阴搓搓地疯狂塞私货,看得我非常不适。废话不多说,就挨个来讲好了。(预警,本集评论全程暴骂)

开篇凯瑟琳梦见亨利出事是历史上的真事,因为凯瑟琳有预见能力,所以提前在梦中得到了警告,但因为亨利对她的轻视和固执而没能改变结果。但这一段再和本集结尾那与史实完全相反的改编放到一起就非常恶意了,等到那里再细说。

我发现编剧对古代贵族确实是丝毫了解都没有,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诚然吉斯老夫人是苏格兰女王的外祖母,但在西方阶级结构中,地位面前是不讲辈分的。老夫人是公爵等级,而玛丽是女王,所以即便在外孙女眼前,老夫人也不能让对方站着自己坐着,而是得恭恭敬敬行礼。这里甚至还不如《风中的女王》,那剧可是真拍出了凯瑟琳太后在长女西班牙王后面前不能提前坐下的史实。

为什么你当了法国王后就能统一欧洲天主教?人家教廷和神罗都在那里,你算老几??

我就想问问,人家神罗皇帝为什么要支持敌人法国做大,嗯?还帮着苏格兰女王要英格兰王位,生怕敌人还不够强吗?我真的不能理解编剧在这里的脑回路。就打个比方,你觉得米国会支持毛国吞并乌国吗,中国会支持霓虹吞并朝半岛吗???

此外编剧在这里又把时间线各种搞不明白了。按照历史,这时候其实坐在英国王位上的还是玛丽·都铎,哈布斯堡家族的表亲及媳妇,所以哈堡为啥要支持苏格兰女王抢英国王位?但是呢,后边又提到了伊丽莎白一世,可伊女王登基时法国太子和苏格兰女王都已经结婚了。而且更大的bug是,这时候剧中提到的神罗皇帝查理五世已经退位而且马上就要挂了。天哪,槽点多到都不知该怎么说。

所以后边l洛林红衣主教这段话也蠢到家了。利益共享?还是那我打的比方,毛国要是吞并乌,能跟米国共享啥利益?霓虹要是吞并朝,能跟咱共享啥利益吗?这什么基本逻辑都没有的绝顶脑残剧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剧中这种法国对太子和苏格兰女王的婚事怠慢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出现,人家可是苏格兰女王好吗?明摆着国际联姻壮大势力的需求摆在面前为什么不乐意?这难道不是稍微长脑子的人都该懂的吗?

所以如果照洛林红衣主教说的,亨利没这种“前瞻性”,那他就根本不是没有什么前瞻性,而根本是个白痴。

然后凯瑟琳阻拦这件婚事的说法就更可笑了。跟太子没孩子,玛丽就会失去对苏格兰的控制权??人家可是加冕的苏格兰女王,不管嫁没嫁人、死没死老公、有没有孩子人家都是苏格兰女王。所以从这儿我就能看出编剧根本不明白一个女王是什么含义,人家不是靠有没有后代来决定王权的,而是从加冕那刻本身起就有王权。(当然咯,玛丽这个作精最后自己把王位作没了,这就是后话了)

而且编剧不是明明知道玛丽是合法女王吗?

好了,私货走起。苏格兰“回归”英格兰??不愧是英国编剧写出来的啊,真当别人不知道当时英格兰和苏格兰还是各有王室的独立主权国家?哪来的“回归”一说?你统一大不列颠这时候还没影呢。中世纪时苏格兰人为反抗英国人的统治牺牲了那么多,从十五到十六世纪跟英国人对刚了不知多少年,直到今天很多苏格兰人还不愿意把自己定位成英国人,你一个英国编剧在这儿暗中搞什么狗屁言论。

而且把玛丽写得看着弱唧唧的就蠢爆了,她是女王啊!!谁敢随便跟她叽叽喳喳,颐指气使的?她可是骄纵到曾经直接说凯瑟琳“你不过是个商人之女”的标准高傲大小姐人设好吗。再说跟黛安说话还需要别人介绍吗?黛安一直在照看王室这些孩子,跟玛丽很熟悉啊。

波旁兄弟筹划让太子改娶伊丽莎白一世这段。我就直说了,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虽然凯瑟琳确实后来计划让自己的儿子迎娶伊丽莎白,但都是不在王位上的儿子。而法国的天主教王室是不可能让未来国王娶新教君主的。当然咯,讲到这里,那苏格兰女王和太子的婚事就更不会有怠慢一说,毕竟赶紧结婚才能组成天主教联盟,防止伊丽莎白和法国新教徒搞事,并正大光明帮苏格兰女王抢英国。所以编剧都不知道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蒙莫朗西阻止这一婚事,如果按照历史上他跟吉斯家族不大对付倒还好说,结果看看剧里这是啥理由?私货又走起了。怕被“强大的英国海军”镇压?噗,真会给自己加戏,以为脸上吐口唾沫就能当高光了。我需不需要告诉编剧,历史上这时候英国吃了法国多少败仗,亨八搞的海军成了笑话,而前不久玛丽·都铎还刚把加来丢了?不怕人笑话。

引发国内宗教冲突,社会崩溃?想笑死我吗?蒙莫朗西可是狂热天主教徒,镇压新教徒毫不手软的狠人,他还怕宗教冲突?当然咯,这里又是私货,因为编剧自己是英国人,新教徒,所以就这样千方百计给新教加戏。

再说到黛安以及她和亨利的关系这边,编剧的厌女本质终于压不住了。年龄焦虑×6

亨利二世变得颓废又神经质,当然咯,一股脑都赖给黛安这个大龄女性了。然后还要编排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亨利对黛安的反抗,什么“被女人影响就没好下场”的狗屁言论。

热知识,干得不好是因为你男的自己不行,而不是因为有强大的女人,搞清楚这一点。

而且编剧显然完全不理解也不能接受一个年轻男子可以对一个大龄女性产生真挚的爱情以及对其才干的欣赏,所以疯狂把黛安妖魔化,再让她和亨利关系崩溃。而一切只是因为她年纪大。

尽管如此这一集还是安排了各种黛安的果戏,各种男凝镜头,各种猎奇画面,各种让她显得矫揉做作和疯疯癫癫的表现,我就不放图了。虽然美确实是美,但那也是演员的功劳,而想到编剧这么干的用意我就只想吐。(哦对了,上一集台词还各种“穿裙子的男人”这种侮辱性台词,也是厌女得越发明目张胆)

PS:黛安是不会被叫做“普瓦捷夫人”的。对贵族女性的称呼都是要用她们的头衔,所以作为瓦伦蒂努瓦女公爵的黛安是要被称作“瓦伦蒂努瓦夫人”。而其他情节里那些贵族对凯瑟琳直呼其名也很无语。

还有其他各种零碎槽点。

这里的唇枪舌剑还有解释完全没意义,提升权势本来就是联姻中光明正大的目的,没什么需要否认的。但另一方面,还是我上一集就说过的,外甥女当了法国太子妃并不会让吉斯家族离王位接近什么。人家瓦卢瓦还在那儿呢。

嗯?不是之前黛安还说自己孩子无了,怎么这里她女儿又冒出来了?

那么既然女儿都冒出来了,为啥还要说跟自己有啥关系?你小女儿可是嫁进吉斯家族了好吗。

凯瑟琳在这一集基本被各种乱七八糟的魔改搞得边缘化了。当然,为了突出一下她的才智,还是得给她安排点历史上根本不可能的举动。

比如劝说亨利把蒙莫朗西找回来。而现实正相反,大权在握的蒙莫朗西一直欺负凯瑟琳,她恨不得立刻将其赶走,有多远滚多远。

苏格兰的玛丽不仅被塑造得像个疯子,而且这集又提到了她侍女四玛丽的问题。我真的.....编剧你没文化大可不必表现出来,没得叫人笑话。四玛丽是苏格兰玛丽的发小,所以她根本不会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即便不看历史书,看过《风中的女王》都不至于连这也不知道)。给她们改名玛丽更不可能,因为人家原本就叫玛丽,玛丽本来就是最流行的名字。

恐怕我得提醒孔代亲王一句,吉斯兄弟的妈是你亲姑姑,所以你说人家从妈那里遗传精神病,那你自己也是精神病。

然后就到最后了,我大吃一惊,居然把太子和苏格兰玛丽结婚跟亨利在比武中重伤去世给安排到一起了???历史上亨利出事可是在这一年后,为了庆祝大女儿嫁给西班牙国王,以及妹妹嫁给萨伏依公爵,才在庆典中受伤的。

而且时间线改换到这时候,查理五世都应该已经死了。还来参加个毛线婚礼。

然后,然后!凯瑟琳居然故意利用自己的预知梦把亨利害死了?!!(虽然剧里她中途反悔但为时已晚)这简直,完完全全颠倒黑白啊!历史上她非常爱亨利,绝不可能这么干啊!历史上她是在比武前一天做了预知梦,所以拼命阻止亨利去比武,结果没做得到。哪里是剧中这样啊!当时亨利坠马,她直接晕过去了,后来哭得死去活来,哪里是这种阴谋得逞的表情。

绝了,关于凯瑟琳的各种恶毒行为大多是反对者抹黑她的,而后来很多研究者都在说明她不是那么黑暗的人,结果这剧打着“历史剧”、“严肃传记”旗号却更加抹黑、妖魔化她,什么意思嘛?

当然烂梗也不少,尤其是硬把人编排成男酮来搞噱头。上一集说吉斯公爵是男酮,这一集倒好,变本加厉了。

老波旁公爵也变成男酮了。

而且还暗示当年亨利二世和哥哥在西班牙当人质时被查理五世强过??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看到这里直接地铁老头看手机。所以所谓的黑色幽默就只会搞下三路呗?亏我之前还觉得这剧比《大帝》、《成为伊丽莎白》强,我真真太高看了。

我就还是想问,这剧到底哪来的脸说自己是根据严肃传记写的?!?!

呼,说说服装吧,和上集一样,情节越烂,服装倒越好了。

凯瑟琳的这件红衣,我很喜欢这种富贵的花纹和色彩。

她在本集穿了几件传统款式的服装,虽然也称不上特别考据,但正面看还不错。

不过从侧面、背面就能看出,设计师没搞明白这种袖型其实是把大袖往上翻折形成的,而搞成了三角形套袖......

黛安的服装还是使用比较现代艺术化的纹样,但已经自成风格,还是不错的。

几个侍女的袖子配色很奇趣

玛丽的服装都相当漂亮,我很喜欢。虽说有些上衣下摆设计很明显跑偏了,而且外衣和衬裙颜色总是搞反,整体效果仍是很养眼的。(可惜她迎接查理五世时穿的那套苹果配色没有图可截,那件很好看)

不过,埃莉诺王后又戴着意大利式帽子出现,让我又想起之前小凯瑟琳全程都没戴过这个帽子的意难平。

第七集

亨利挂掉,黛安下线,弗朗索瓦二世和苏格兰的玛丽(and吉斯家族)开始清洗新教徒,凯瑟琳试图利用蒙莫朗西和波旁家族来牵制。这一集可能是因为历史路线太清洗,编剧除了依然各种弱智台词加生理不适戏码外整不出太多花活,所以反而显得有点无聊。

我本来还以为,以编剧那个乱七八糟的写法,黛安会有个什么下场呢,结果除了中间略有捅人眼珠子的恶趣味情节外,结局倒符合历史了,平平静静下线的。

之前铺垫一堆她多牛批多疯癫之类的全都没用得上。

而且说亨利是为了表达对凯瑟琳的爱,满足她的心愿自己求死的,我哕。

玛丽·斯图亚特这个人设真的是......什么神经病,我勉强靠着她的漂亮衣服才看下去了。

历史上这时候已经挂了的查理五世继续折腾,这一集好歹让他智商在线,表面支持苏格兰玛丽只是为了暗中搞事搅乱法国。也不是不行吧,反正剧情设定法国人一大半是蠢货了。PS:根据朋友从剧组那边探听到的消息,这剧从一开始就是冲着乳法的目标去的。所以前边那些魔改,的确就是纯纯出自编剧这个英国人的恶意,我还真没猜错。

不过我是到这一集才看出来居然是鲁伯特·艾弗雷特演的!!!天哪可能是因为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年轻时,所以愣是延迟这么久才认出来!他跟姐姐那段“家人就是用来利用的”这段台词倒是很不错,历史上查理五世确实就是这么个对至亲残酷无情的垃圾。

吉斯老夫人和安托万·德·波旁偷情......行吧,看在编剧写出了“咱或许有亲戚关系”这句台词这点上,我就权当他的确不知道这俩是亲姑侄。同时也就暴露了他压根就没好好读原作传记。不过意外的是,这一集他倒是想起安托万在纳瓦拉有老婆了。说真的,纳瓦拉的让娜那位新教狠人居然在风女和此剧里都毫无排面,也是挺惨的。

蒙莫朗西进了新教,是想笑掉我大牙吗?法国最狠的天主教徒之一,信了新教哈哈哈哈。不过嘛,历史上他外甥后来倒确实信新教了,也因为倒逼王室太狠,引发了著名的圣巴托洛缪之夜事件。

最后弗朗索瓦二世对凯瑟琳的这一顿喷也是挺莫名的。凯瑟琳是在当了太后很多年并经历很多事之后才被人说成是冷血、黑心、毒蛇王后的,而之前她一直给人的是温和友善的印象,包括在剧中也是如此。那她儿子提前这么说就并不合逻辑。

说说服装吧,这一集新衣服不多,品质也说得过去,主要的好衣服就是集中在玛丽身上。

也是蛮有趣的,大部分剧的服化道都是开门红,往后则越来越次。这剧正相反,开始各种胡乱设计,越往后倒越好了。

不过埃莉诺王后的头饰依然让我觉得非常迷惑。

第八集

最后一集,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凯瑟琳赶走苏格兰的玛丽,愚弄吉斯家族,逼迫安托万·德·波旁放弃摄政权,自己通过蒙莫朗西的支持成为摄政王等等,单独这么把框架拿出来,确实是符合历史的。但因为之前的各种魔改积重难返,加之编剧或许驾驭不了宫廷斗争,所以每一个细节都是错的。

首先最最搞笑的便是——让玛丽来当摄政王???

我不清楚是编剧自己脑中空空还是把不了解历史的观众当傻子。一个年轻国王去世了,弟弟继位,家中长辈还在,然后让已经应该回娘家的嫂子(在剧中还是疯疯癫癫的)当摄政王?有一个传闻说,范女士当年拍武媚娘时要求把剧本写成唐太宗直接把位置传给武则天,编剧费了好大劲才劝说她放弃那个主意,而现在这个剧情就是一样的蠢。

而且我需不需要再告诉一下编剧,这时候玛丽除了有苏格兰王位,还觊觎英格兰,所以不可能和伊丽莎白共谋。伊丽莎白也没有丝毫理由帮自己的最大威胁之一获取权力。

她回国也不是因为被一封莫名其妙的伪造信骗了,急着跑回去和伊丽莎白搞法国(这都什么乱七八糟逻辑不通的),而是因为她丧夫后在法国已经没有立足之地,恰好苏格兰那边为她摄政的母亲去世了,所以她必须回家接手王位。我知道这里编剧是想塑造一种黑色幽默的调调,但正如我之前以《宠儿》举例时说过的,好的黑色幽默是在事实中挖掘荒诞之处,而差的(如本剧)是通过篡改事实硬瞎编。

这里那些士兵有句台词又塞了私货,说“伊丽莎白女王不允许你踏上不列颠的土地”,注意,是不列颠。真搞笑,玛丽是苏格兰女王,英格兰的伊丽莎白管得着她这一片吗。

PS:苏格兰士兵的打扮是刻板印象,实际上直到18世纪(也就是《古战场传奇》那阵子)这种苏格兰裙才诞生,所以《勇敢的心》的服设也是大错特错的。

顺便一说,这里英国新教徒编剧又塞私货了。吉斯家族根本不可能告诫玛丽反新教政策的弊端,因为他俩就是极端天主教徒,反新教的最大主力,后边这位吉斯公爵可是会发动导致法国宗教战争爆发的瓦西大屠杀。

然后再来说说凯瑟琳成为摄政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弗朗索瓦病重时,吉斯和波旁就在正式开战的边缘了,双方都在拼命拉人,而剧中这个绑架国王的事情并不存在,孔代亲王是在拉帮结伙时以叛国罪被抓起来的。

吉斯家族并没有支持玛丽当摄政,并借此掌权,因为如我上文所说,这根本不可能。

而后来他们又支持蒙莫朗西当摄政王就更好笑了,因为这两派虽然同属天主教阵营(是的蒙莫朗西才没有信新教),却是对头,吉斯家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支持蒙莫朗西。顺便一提,亨利二世后期,黛安和吉斯家族一伙,所以跟蒙莫朗西也斗得很厉害。这些在本剧“原作”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编剧把书读哪儿去了?

那么真实历史上怎么回事呢?吉斯家族支持的其实就是凯瑟琳,在帮她从安托万那里夺摄政权的同时,力劝她和病重的弗朗索瓦二世处决孔代亲王,以此削弱最大的对手,确保自己在新君登基后依然保有绝对优势。这里纯粹在妖魔化凯瑟琳

但凯瑟琳很聪明地知道对方只是想把自己当傀儡,因此一方面借助吉斯家族的力量对付安托万,假意同意处置孔代亲王(但切手指什么的不存在,人家再怎么着也是宗室亲王),但另一方面立刻去联络了正在退休生活中的蒙莫朗西大元帅来帮忙。

是的,你没看错,没有剧里的捅刀、暗杀和最后蒙莫朗西的紧急反水。真实情况是,他俩才是隐藏盟友,而整个计谋的真正的掌控者就是凯瑟琳本人。现实中凯瑟琳的一步步棋并不像剧中这样走得仓促且充满意外,而是真正的有胆有识又稳扎稳打。蒙莫朗西老当益壮,才不像剧里这位只想远离政治,最后为大义选择支持凯瑟琳,而是早就对吉斯家族的专权不满,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凯瑟琳递出的橄榄枝他立刻感恩收下了,所以直到他去世前,跟凯瑟琳在政治上都是比较合拍的。

但波旁一派并不知道凯瑟琳并不是真想干掉他们,所以在孔代亲王危在旦夕,天主教势力似乎就要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安托万怂了,乖乖让出摄政权(也不是这样被枪逼着,而是在公开场合以正式礼仪交接了权力)。而紧接着,正得意的吉斯家族猝不及防地发现蒙莫朗西驾到,凯瑟琳直接把吉斯、波旁两大家族打了个措手不及,完成了她从小透明寡后到摄政王太后的飞跃。

所以现在看看,真实的凯瑟琳以及那些权贵的手段有多厉害。根本不是剧里这种用刑、伪造信件、拿枪指头之类仿佛街头混混打架的操作,而是真正的权力斗争。现成的大女主史诗故事,也丝毫不缺少戏剧性,就这样被编剧搞成了表面刺激实则空洞的小打小闹。当然,苏格兰的玛丽在这其间也压根没有戏份。

然后凯瑟琳就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辉煌,看着二儿子查理九世登基。话说查理的这个小演员,长得真是清奇,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个CG建模。

本该正在享受晚年生活的黛安·德·普瓦捷出来刷个脸熟,行吧行吧。但这两句台词我真的笑了,编剧跟这儿装什么装啊,真以为厌女了大半季,最后说两句girl help girl别人就真以为他女权了?而且她已经没有势力,凯瑟琳又讨厌死她了,怎么可能允许她在身边蹦跶。

顺便一提,本剧主要活动的四个政治女性是凯瑟琳、黛安、苏格兰的玛丽、吉斯老夫人,但其实这段历史上还有三个非常牛逼的女人,分别是吉斯公爵夫人安妮·德·埃斯特(波吉亚卢妹的孙女)、波旁公爵夫人+纳瓦拉女王让娜·德·阿尔布雷以及孔代亲王妃埃莉诺·德·鲁瓦。而且凯瑟琳身边的亲信也不是那么几个女仆,而是于泽斯公爵夫人、蒙庞西埃公爵夫人、亨利二世的私生女黛安·德·法兰西等水平极高的女政治家。她们都没出现还是蛮可惜的。这段太有感染力了

最后我要高喊一句,萨曼莎·莫顿的演技太厉害了!!!演小凯瑟琳那位也很厉害,两位女主演员就是让我坚持看完此剧的核心理由!

此剧已续订第二季,但如果编剧依然这么魔改+塞私货,那值不值得继续说我也不确定。而且后边法国宗教战争就爆发了,各种宏大事件,还这样小打小闹可就不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