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中字
  • 正片
墙

主演:
内详
备注:
正片
类型:
纪录片
导演:
SimoneBitton
年代:
2004
地区:
法国
语言:
其它
更新:
2024-03-29 10:09
简介:
这部围绕着以色列隔离带的纪录片由出生在摩洛哥的犹太女导演SimoneBitton制作。对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访谈贯穿全片,他声称隔离带的作用是防止阿拉伯人恐怖袭击与盗窃,这条每千米造价200万美元的隔离......详细
相关纪录片
墙剧情简介
纪录片《墙》由内详主演,2004年法国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这部围绕着以色列隔离带的纪录片由出生在摩洛哥的犹太女导演SimoneBitton制作。对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访谈贯穿全片,他声称隔离带的作用是防止阿拉伯人恐怖袭击与盗窃,这条每千米造价200万美元的隔离...
墙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1970年代,印度经济有了十足的进步,城市人口增加,但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1975年,印度总理英吉拉·甘地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非常手段平息国内动乱,发展经济。印度电影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得到政府资助,出现了一批以萨蒂亚吉特·雷伊为标杆的艺术电影导演;另一方面,印度商业电影向着故事和节奏更加刺激的方向发展,学习好莱坞、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的电影。

每个时代出现巨大更迭时,青年往往首当其冲地走在时代情绪的前列,尤其是在文学和电影中。二战后,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有“无因的反叛”,日本有“太阳族”青年,这一词来源于太阳族小说和电影中的反叛青年,法国、捷克等欧洲国家有走上街头、占领校园的学生。印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同样处于时代变革中,电影里流行所谓的“愤怒的青年”,成为观众疏解现实苦闷的一个窗口。

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宝莱坞演员阿米特巴·巴强是银幕上愤怒的青年最有名的代表。他被称为“印度的成龙”,出演过许多反抗社会不公的角色——很多都使用了暴力等非法手段。他也常在现实中批评政府。印度政府当时不仅资助反映现实的艺术电影(被称为平行电影,或印度新电影),也加强了对宝莱坞商业电影的控制,以期促进产业发展,并从意识形态上控制电影。

不过,商业电影产业与艺术电影不同,从业者强烈反对政府控制他们创作自由的企图,“电影业界想要的是只有国家才能给予的尊重,而不想国家对其拥有任何控制力”(《印度电影简史》,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著)。尽管不希望政府直接干预电影创作,但长久以来,宝莱坞的电影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也自觉地构建了观众对国家和正义的信心。

英吉拉·甘地宣布印度进入紧急状态的1975年,“愤怒的青年”最有名的作品[墙](Deewaar)上映。主演阿米特巴·巴强在现实中常批评政府的腐败,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来自于真实人物:印度有名的走私犯。影片虽然彰显了法律和正义的权威——走私集团被一网打尽,男主最终死在母亲的怀里,但对他的遭遇也给予了莫大的同情,借母子三人的经历批判了印度的官商腐败、社会不平等、暴力横行等问题。

男主是家中的长子,个性好强,有一个弟弟,喜欢读书。他们的父亲是个正直的工人,遭人陷害后离家出走。从此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自力更生,流落到孟买街头。兄弟两长大后,哥哥当了走私犯,弟弟成了警察,向来坚守正义观念的母亲不得不和男主断绝联系。

兄弟间的身份对立,折射的是他们从贫穷中走出的不同道路,连接他们的是母亲。故事一方面批判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将重心放在了对母爱、孝顺和法治等价值的肯定。印度电影学习国外的商业片经验,并发展为本土的玛萨拉电影,将爱情、喜剧、动作、歌舞、暴力等元素融入节奏明快的电影中。

哥哥和弟弟各有一段爱情,前者是江湖亡命之徒爱上天涯沦落女,后者是善良文静大男孩与单纯活泼的良家女孩相恋。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折射了在逆境中的不同的选择。

对于了解印度电影的观众,[墙]还会让人想起对印度影史来说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1957年的[印度母亲]。这部影片建立了一个印度民族精神,将国家形象和希望附着在一位母亲身上。这位母亲失去丈夫后,带着两个儿子艰苦地维系家庭和土地。

[墙]和[印度母亲]都是以国家对老母亲的表彰开始,顺着回忆讲述母子三人的故事。结局也很相似:[墙]中,弟弟亲手杀死了背叛正义的哥哥;[印度母亲]中,母亲亲手杀了行为叛逆的长子。此外,两部电影中,父亲都因某种失败而消失。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儿子。

[墙]表面上批判了印度社会的不公,政府和商人的腐败,内里是在鼓励观众相信正义的价值,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正确的选择才能带来希望。最后,长子在愤怒中杀死仇人。弟弟发现哥哥的行踪,一路追他,并开枪打伤他。哥哥在弥留之际跑到寺庙见了母亲,死在她的怀中。

一方面,罪犯受到了惩罚,另一方面,社会的不公受到批判,母亲、弟弟和哥哥所代表的家庭观念被强调出来。这代表了很多宝莱坞商业电影的选择,即无论如何批判自己的国家,最终都会将观众的信念引向希望。本质上,这些电影具有很强的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