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中字
  • HD
一切可售

一切可售

主演:
贝娅塔·蒂希基维茨,埃尔兹别塔·奇日弗斯卡,安杰伊·瓦皮茨基
备注:
超清
类型:
剧情片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年代:
1969
地区:
其它
语言:
其它
更新:
2023-08-23 21:38
简介:
讲述了一部电影即将开始,但男主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或物在哪里,于是大家都出去找他。朋友来找他是因为他们想知道他在做什么;导演来找他是因为电影在等他开始;他的妻子来找他是因为他已经六天没回家了,但后来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他死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详细
相关剧情片
一切可售剧情简介
剧情片《一切可售》由贝娅塔·蒂希基维茨,埃尔兹别塔·奇日弗斯卡,安杰伊·瓦皮茨基主演,1969年其它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讲述了一部电影即将开始,但男主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或物在哪里,于是大家都出去找他。朋友来找他是因为他们想知道他在做什么;导演来找他是因为电影在等他开始;他的妻子来找他是因为他已经六天没回家了,但后来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他死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切可售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要理解《一切可售》,先得了解瓦伊达代表作《灰烬与钻石》主演泽比纽·齐布尔斯基(Zbigniew Cybulski)的生平。泽比纽·齐布尔斯基

泽比纽·齐布尔斯基出生在现今乌克兰境内Kniaże的一个小村庄里,二战后进入戏剧学院,和朋友组建了Bim-Bom学生剧场,活跃于各地的戏剧舞台。在彼时政治氛围浓厚,文化管控严格的波兰,他可以算是勇敢开辟自由开放之风的代表人物了。 真正使齐布尔斯基名扬海内外的是他在大银幕的出色表现。58年,他在《十字勇敢勋章》中第一次扮演重要角色;同年,他成为瓦伊达《灰烬与钻石》和亚历山大·福特《一周的第八日》两部作品的主角。自此,他被视为波兰电影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之一,“年轻而愤怒”一代的先锋。

齐布尔斯基最擅长塑造桀骜不驯的反叛角色,人称“波兰版詹姆斯·迪恩”。极具个人风格的黑框墨镜是他的标志。而与那位一代美国偶像一样,齐布尔斯基也于39岁因意外英年早逝。

1967年1月8日,在与好友玛琳·黛德丽告别后,他和往常一样试图跳上一列行驶中的火车,不慎滑倒落入车轮下,惨遭火车碾压后不治身亡。齐布尔斯基在参演电影中也有很多与火车相关的危险镜头。《夜车》(1959)中,他的角色为了追逐心爱的女孩不惜扒在行驶中的火车车厢外;《跳》(1965)中,他的角色从火车上跳下开始后续的逃亡。可以说这场悲剧的发生也不纯然是一种巧合。《夜车》剧照,这一幕中,齐布尔斯基便从车厢外扒着车门

1969年,就在意外发生整两年又三周的1月28日,《一切可售》上映了。在这部作品中,瓦伊达以一种虚实混杂的方式向我们“再现”了事件的全过程:片中,名为“安杰伊”的导演(由Andrzej Lapicki扮演,代表着瓦伊达本人,也许是故意找了和自己同名的演员饰演)正在拍摄一部对其导演生涯极为重要的电影,主演则是他的好友及先前成功合作过的“知名波兰男演员”(片中未出现具体名字,人物也始终“隐身”未正面登场,但很显然就是齐布尔斯基)。这是一部自传式的电影,不仅男演员在片中饰演“自己”,导演甚至找了同为演员的男演员妻子扮演“男演员”这一角色的“妻子”。

电影开拍了,男演员却突然人间蒸发。起初人们似乎并不慌乱,因为这很像是性格捉摸不定又孩子气的男演员的任性之举。众人纷纷猜测他在哪里,并对其消失给出了不同的反应:他的妻子和情人互相试探,最终化敌为友,一同开始寻找他的踪迹;导演和剧组人员在焦急中不断寻找解决这一危机的出路,同时暗中相信他会再次出现;另一位知名演员嘴上不肯承认,却一直觊觎着取而代之成为主角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演决定先拍其他能拍的部分,这部本该由男演员主演的电影则继续着没有他参与的拍摄。

在各色人等的焦灼中,事情起了变化。男演员被发现横遭意外:他在跳下火车时不慎坠落,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在一片哀悼与悲痛中,导演决定运用手头已有的材料,将电影的拍摄制作继续下去,要拍出一部“关于他但没有他的电影”。《一切可售》剧照

结合齐布尔斯基的生平,这名消失的男演员就是他本人。戏中角色的互动,以及戏中戏的设置,都从侧面为《一切可售》的观众塑造、传递着男演员本人的性格,再现了当时意外发生前后的景象,加上本片的主要演员全部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出演,很容易给人一种“纪实”的错觉。但影片中的人和事,有多少是对现实如实的反映呢?瓦伊达没有给出答案,只让我们去猜。他甚至在片头专门给出了声明:“影片中两位主要女性角色与女演员之个人生活并无相似之处”。类似的模糊现实与虚构边界的手法在瓦伊达其他作品中也可见到(在《甜蜜的冲动》(2009)中,瓦伊达用类似手法纪念了已故好友及摄影师Edward Klosinski),带有非常强烈的私人印记。

而联系瓦伊达和齐布尔斯基曾相互成就的《灰烬与钻石》,本片也穿插有对应的细节:那个男演员曾一直带在身边的、奉若至宝的破旧杯子,就曾出现在《灰烬与钻石》中,齐布尔斯基扮演的马切克举着杯子,挑逗一见钟情的吧台女招待;本片中出现了大量的马的镜头,《灰烬与钻石》中男主和女招待分别后,身边曾出现过一匹带有象征意味的白马。齐布尔斯基在《灰烬与钻石》中

从剧情中,我们能够获知,瓦伊达对齐布尔斯基的评价可能是复杂的:他在片中的同名化身和男演员出于某些未能点明的原因,“尽管互相成就,却间隔了很久才再度合作”;男演员消失后,导演并没有真的作出什么努力进行寻找,还被身边人指责“只在意自己的作品”,并不关心对方死活;而对于男演员身上的种种传说,导演始终保持这一种不相信的姿态。得知意外发生后,导演选择继续:拍出一部主角一直没出现的电影,一部可以送到电影节的电影,一部“大言不惭”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也暗合了瓦伊达本人拍摄《一切可售》这一行为。

往日旧友拍往日旧友拍旧友——虚虚实实间,一切都是可以销售的,包括好友的死。

哀悼之余,也是莫大的讽刺。

- 1969年,Zbyszek Cybulski奖设立,专门颁发给极具个人特色的青年演员。 1996年,《电影》杂志读者授予齐布尔斯基“波兰历史最佳男演员”称号。

早逝浪子轻狂的生命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而总有新鲜的血液,将摆脱前人的阴影奔涌向前。 R.I.P. Zbigniew H. Cybulski (1927-1967)

- 最后感叹一下,我运气真的很好:香港电影资料馆华意达(瓦伊达)纪念回顾展,我第一场看的就是《灰烬与钻石》,看前对波兰电影无甚了解,但很喜欢,尤其对男主的表演风格印象深刻,于是回去路上随手查了查他的生平。没想到随手买到的第二场,就是这部《一切可售》。 可想而知我坐在椅子里,仰头看这么一个内核残酷的故事,心里是怎样一种复杂滋味:仿佛昨天刚爱上的人,今天得知他死去了。 我没有回头再拉片仔细对应《一切可售》和《灰烬与钻石》的关联细节,也没有特地考察片中对这个缺席“男演员”的塑造和现实中的齐布尔斯基有几分相同,只凭记忆难免有错漏之处。写下这篇文章仅希望能抛砖引玉,给想要欣赏这部导演私人悼念亡友之作的后来人一些指引。 有时候我们爱一个人物,不免就是因为他灿烂夺目的昙花一现。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死也是独一无二的。

-

前文写于2016年年底,现在是2018年9月初,我重新翻出了这部电影,根据英字制作了中文字幕,也顺势对前文进行了编辑和修改。囿于文字和逻辑水平,自认表达混乱不足,不免遗憾。但只要多一个人从本片和本文里了解了齐布尔斯基或波兰电影一二,我就已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