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
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

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

主演:
雷格·E.凯蒂
备注:
HD
类型:
科幻片 科幻,纪录片
导演:
Christopher,Rowley
年代:
2008
地区:
美国
语言:
未知
更新:
2023-07-20 15:55
简介:
影片设定了一个有趣的背景,那就是:如果世界上60亿人从明天开始“集体消失”,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影片以“人类消失”之年为“元年”,通过动画模拟+实地拍摄,以全新的视角讲述地球在未来数日至数百年的变化。如果你看过《IAMLegend》,影片的气氛有些相似。...详细
相关科幻片
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剧情简介
科幻片《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由雷格·E.凯蒂 主演,2008年美国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影片设定了一个有趣的背景,那就是:如果世界上60亿人从明天开始“集体消失”,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影片以“人类消失”之年为“元年”,通过动画模拟+实地拍摄,以全新的视角讲述地球在未来数日至数百年的变化。如果你看过《IAMLegend》,影片的气氛有些相似。
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作为纪录片本身了无新意,所展现的后人类时代是很容易想见的。但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打扫。
没错,打扫,不管是个人的居处,还是公用设施,道路桥梁,都需要打扫。所谓的零人口时代,就是一个没有打扫的时代。而打扫的本质,就是把人的生存空间,和自然割裂开来——正因为这是一种非自然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耗费能量,来维持它。
所以人类社会在本质上,就有脱离自然的倾向。但我们的身体依然是动物的。正如《2001漫游太空》所揭示的那样,科技再发达,我们依然要吃喝拉撒。而一切爱恨情仇,也是建立在动物本能的基础上。于是乎,人类生存模式独有的对自然的离心力,和本身对自然的向心力这对矛盾,构成了我们的文明,也带来了无数不可调和的矛盾。
回到打扫本身。它所维持的高能状态,其实也是一种低熵状态。因为所有建造人造物的过程,都是利用原料使之更加有序的熵减过程。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才是一个自然状态。像人类社会这样一个开放系统,自身的熵减必然导致环境的熵增。而这,恐怕就是为什么近100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使用越来越多的,有序度越来越高的人造物品而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吧。
而如果把人类社会放在生态圈这个更大的系统中,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生态圈的特征组成者是生物。生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所谓新陈代谢,就是将太阳的能量储存在能量较低的无机分子中,使多个小分子组合成能量较高的大分子的过程——又是熵减。因此生物圈本身就构成能级:有序度较低(结构简单,体型微小)的生产者数量最多,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部;有序度越高,结构越复杂,则总体数量越少,占有的总能量也越少(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发掉了)。而人类自从找到自己的进化模式后,逐渐占住了生态圈的最顶端,因此也应该是数量最少的。
然而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一方面全球总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每个人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以前人只要吃饱穿暖即可,现代人们享用的各种科技产品都会带来更多的能量消耗,即每个人的“生态足迹”日益变大),因此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或者一个能级,消耗的总能量在短期内增加了许多倍。这种急剧熵减的结果,使得整个系统需要通过其它形式的熵增,来达到整体的平衡。而这种形式,就是物种灭绝。所谓的灭绝,并不是化为虚无,而不过是回到混乱度更高而能量更低的无机形式,以补偿人类熵减带来的系统不稳定。
从生态系统能级的金字塔结构,可以容易地看出,在食物链上越接近人类的物种,越容易受到影响。而实施情况也是,高级哺乳动物,大型爬行动物等,最常被报道濒临灭绝,昆虫或者植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则小很多。
所以我们不得不悲观地看到,如果人类文明前进不止,像海豚,老虎,大象这样的物种在自然界里灭绝,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事情——而这,也许也才是《海豚湾》背后的真相。
如果我们把视线再放大一点,其实整个宇宙的历史,就是以整体熵增维持局部熵减的历史。
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到重子,再到原子;从氢氦,到碳氧,再到铁;从匀质空间,到气体云,再到恒星行星;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命体;从细菌,到真核生物,再到脊椎动物,再到人类,具有更低熵值的形式不断出现。也正因如此,现在宇宙中占据最大空间的是低能的暗物质。再看人类社会发展本身,也是这种熵减的体现,当今的城市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就是其具体形式。
因此,如果热寂是宇宙不可避免的结局,那么人类是主动承担使命也好,被动背负命运也罢,都会向着下一个低熵形式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