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片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零零后

零零后

主演:
池亦洋,王思柔
备注:
China's Post-00s 已完结 共6集
类型:
微电影 纪录片,家庭,儿童
导演:
张同道
年代:
2019
地区:
大陆
语言:
国语
更新:
2024-01-06 22:20
简介:
这是一个跟踪拍摄12年的故事,主人公从5岁儿童长成17岁青年。这是中国加入WTO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2006年,北京一所幼儿园。"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是一位文艺童年,一心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详细
相关微电影
零零后剧情简介
微电影《零零后》由池亦洋,王思柔主演,2019年大陆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这是一个跟踪拍摄12年的故事,主人公从5岁儿童长成17岁青年。这是中国加入WTO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2006年,北京一所幼儿园。"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是一位文艺童年,一心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升入小学,池亦洋因为成绩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天天挨批,人生陷入绝望;柔柔进入家庭学校,自由自在,但父母为她的未来升学之路发生争论。中学来了,突然遭遇的橄榄球带给池亦洋人生新方向,他恢复自信,赛场上努力拼搏,生活中却连连受挫:早恋被批,申请美国学校遭拒;柔柔远赴美国求学,成绩连续拿A,但一再被寄宿家庭要求搬离。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开幕式上他庄严地唱起国歌--这是他5岁时一度天天带领男孩们唱的歌;暑假柔柔回国,重返幼儿园做义工,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零零后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零零后》是一部具有深度和艺术性的纪录片,十年录制,从北京的巴学园出发,记录了几个不同性格、家庭背景的零零后十年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父母和教师给予了孩子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身为一名90后的教育工作者,对其间呈现出的一些教育问题颇有感触。

一、锡坤: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有人评论锡坤是“妈宝男”,我反而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其实锡坤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他喜欢科研,想当科学家,他有极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锡坤的妈妈看得出来对儿子也充满了自豪,她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要去做100分妈妈,要做60分妈妈。”然而她不知道自己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爱,导致锡坤对妈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父母一定是爱孩子的,愿意对孩子倾其所有,但家长又很少会注意到自己不知不觉中以爱之名束缚住了孩子。他们总是担心孩子出错,害怕他们做不到,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所以,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不要让过多的担忧剥夺了孩子能力的发展。爱孩子,就要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勇敢地去飞翔。

二、萌萌:二胎时代的战争。 萌萌其实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在妹妹还没到来之前,她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妹妹的出生,似乎带给了她巨大的不适。她哭着抗拒、她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她甚至从来不跟妹妹说话或玩,父母对她的态度也颇为无奈。

其实不难看出,萌萌的父母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照顾好萌萌的情绪,他们甚至没有取得萌萌的同意就生下了小女儿。也许有人会质疑“还要照顾孩子的感受”?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常常自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甚至会把大孩子的情绪问题当成无理取闹。但孩子从出生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想法,有自尊,他们原本享受着父母的专属宠爱,他们还没准备好跟另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他们委屈、害怕、不安从而抗拒、敌对,但父母从来不会在乎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才导致像萌萌这样的孩子对弟弟妹妹充满了敌意。所以,二胎家庭想要在两个孩子之间取得平衡完全是可以的,关键是看父母这么去维系这种微妙的关系。

三、一 一:我的世界我做主。 一一是个颇让人惊艳的小女孩,独立、聪慧、大胆,她3岁就已经颇有自己的想法:“我就喜欢一个人玩!我不需要朋友!”着实让家长和老师惊讶。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也有权利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她能在独处中享受到自在和乐趣。她对自己内向的性格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觉得独处或与朋友相处都很重要。

一一的性格也得益于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父母对这种所谓内向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外向内向与否无需刻意去改变,活成自己开心的样子就好,不用刻意去迎合外界。可以看出,这种对孩子的内向充满包容的家庭,孩子也会成长得很快乐。

一一的父母无疑是很通透的家长,他们给无数的家长和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节课:所谓的内向,就一定是常人理解的那般吗?集体生活固然重要,但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吃饭、学习也能收获快乐,难道一定要强制和别人一起、一群人叽叽喳喳才是正确的吗?就像巴学园的园长大李老师,一开始甚至想试着改变一一这种内向的性格,想要引导她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最后大李老师也不得不尊重一一的做法。我想在今后,我们对所谓“内向”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包容和尊重呢?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但不能因此要求他们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

纵观全片,我不禁开始深思: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似乎一直对教育存在偏见,一直都是持“我是老师你是学生”这样的态度,常常自认为自己是老师就一定比学生懂得多,其实我们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无形中教育着我们,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他们的身上有我们的影子,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就像有人说的:你什么样,你带出的孩子就是什么样。教育事业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反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