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片
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

主演:
菲恩·怀特海德,汤姆·格林-卡尼,杰克·劳登,哈里·斯泰尔斯
备注:
正片
类型:
战争片 剧情,历史,战争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年代:
2017
地区:
英国
语言:
更新:
2023-08-17 23:26
简介:
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详细
相关战争片
敦刻尔克剧情简介
战争片《敦刻尔克》由菲恩·怀特海德,汤姆·格林-卡尼,杰克·劳登,哈里·斯泰尔斯 主演,2017年英国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敦刻尔克相关影评
{if:"

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不该是一部战争动员片。

先上一段敦刻尔克亲历者、二战老兵 Ken Sturdy 的观后感,觉得电影与历史不符、影响您观感的键盘历史学家可以参考一下——

It’s so well done. It’s like in every detail it told the story just the way it was. -电影拍得太好了,故事的每个细节都是它本来的模样

I was in the navy until the end of the war. We lost...so many of my friends are gone now and I keep going with all my memories. They’re all there. And that film brought it all back again. It all came back to me. -我从那时起直到战后都在海军里,我们失去了……好些我的朋友都去世了,只有我还带着记忆前行。他们都在那儿。这部电影把他们都带回来了,都带给我了

I can see my old friends again. -我又可以看到我的老战友了

油管评论:Five star reviews from the newspapers is great of course, but this is the best praise Christopher Nolan could've hoped for. 来自媒体的五星好评确实很棒,但是对于诺兰而言,这才是他所期望得到的最佳评价。


1995 年,克里斯带着还是女朋友的艾玛搭乘小艇,想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敦刻尔克。复活节前后,凄风苦雨,巨浪凶残,海风刺骨,远超预期的19个小时旅程让人冻到麻木。幸好,克里斯开玩笑地说,他们头上并没有投弹不休的纳粹轰炸机。

那么 55 年前的同龄人是怎样在饥寒交迫、敌军紧撵之下熬过来的?

1940 年的 5 月,英吉利海峡两岸同时发生了很多事。马其诺防线被纳粹德国的闪电战瓦解,英国远征军、法国第一军和比利时军被冲散,法国城镇接连失守,近 40 万盟军被逼至北边。他们陆续抵达的那段敦刻尔克的狭长海岸,在 26 日之后的十天被纳粹从四面八方围了个严实。

海峡对岸,内阁之中,当选首相 16 天的丘吉尔与外相哈利法克斯代表的媾和派陷入争执,这最终以丘吉尔态度坚定地对下议院的一番演讲做结,投降就是死路一条,英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纳粹战斗到底。这意味着英国需要撤出尽可能多的远征兵,保住战斗实力。与此同时,伦敦的海军总部陷入忙乱,皇家海军开始启动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旨在带回这些被困的有生力量,让他们参与未来保卫国土的关键一役。

海军出动,驱逐舰集结,突破纳粹战机和潜艇的航道封锁,驶向敦刻尔克士气低落的 40 万人。在海滩后方,剩余的联军作战部队守住走廊,冷溪近卫团们以少敌多抵挡住德军,为大部队撤退争取着点滴时间。

接踵而至的是轰炸骚扰下的缓慢撤退:港口毁坏,大型船只无法接近沙滩,高涨的潮水又让小艇难以操作,东部防波堤成为唯一的可用撤退地点。十天之中,沉船和坠机成为了主旋律,等待撤离的队伍精疲力竭,重伤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也不被允许上船,英法之间摩擦不断为谁该先走陷入争吵。但就这样熬着熬着,慢吞吞地用一艘艘小船来回运着,再加上不要命地从多佛赶来的几百艘民用船不停歇地运兵,英国人在希特勒和戈林的眼皮底下撤出了 33 万人。这些活下来的人之后奔赴了北非和意大利作战,有的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是他们直接给纳粹德国宣判了死刑。

结合各方面看,拍出一部全景式的战争片几乎是没什么挑战性的。这起事件自带的焦灼氛围、海陆空作战、后方政治斗争、人民自发的壮举,和这一切造就的现成奇迹,如果改成好莱坞最传统的视效煽情大片,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诺兰却选择了减法和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全景式的记录片自有前人栽树,资料和历史影像也被 70 多年来的各种媒体尽情展现。诺兰想从中提取出的,是整个事件有关时间和生存的核心,因而砍去了与撤退中的主角们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它竟然是一部纳粹德国无人入镜的二战片);调动观众情绪的,应该是角色们被紧追不舍狂轰乱炸、退路一条条在眼前切断、求生努力无疾而终的生死紧迫,而非普通战争片用血浆和人体造就的直接视觉冲击。这也是为什么镜头如此干净的原因,在摒弃了其他元素包括台词之后,影片聚焦的只有两个东西:逃,救,伴随着汉斯·季墨一刻不停的计时。它会是一部实验性的、没人做过的独立电影。

这部电影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一方面是绝对冷静的中立,不怵于展现任何生死细节(哪怕是被击落的敌机让海面队友遭殃,或者是 George 看似随机的死亡),不对善恶进行奖惩;一方面又充满了绝对主观的个人视角,因此即便是被卷进默片般的氛围,即便没有听到其他电影里常出现的对角色背景的介绍(Tommy 是谁?他来自哪里?他在战前在干什么?他是不是有个等他回去的女朋友?),观众仍然能够紧跟在角色背后与他们共命运。它甚至像一部第三人称的动作游戏,观众发自内心地希望角色活下来,因为此刻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在海滩上。

Dunkirk 的本质就是关于撤退中的人。离开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和家国背景,诺兰以那 10 天里最关键的“时间”为轴,通过代入感极强、三组不同维度的参与者视角,渲染上战争片罕有的悬疑、非线性叙事和不光彩的部分,呈现出了最独特的生存故事,与其他突出英雄光环和战斗荣耀的同类截然不同。诺兰在拍战争片,但就某个角度而言,他又回归了自己最拿手的东西:个人层面的悬念、现实主义和不一般的叙事。

陆地上的 Tommy(Fionn Whitehead)遭遇了一个士兵在那次事件里能遇到的一切困境。他是成千上万个只想回家不想逞英雄的愣头青的一员,恐慌、困惑又焦虑,他搜刮着死人补给,假扮医疗兵混上船,躲在堤下等待逃跑时机,冒充高地兵争取撤退机会,再被鱼雷轰下水……Tommy 自始至终都不屈不挠地寻找一切脱出办法,他的坎坷经历也让观众好奇:这个角色又会遭遇什么?他能否撑到最后?这是宏大背景下充满悬疑的个人求生故事。

从开场揉起传单当手纸的第一个镜头起,人们也发现 Tommy 和传统战争片中的高大上主角大相径庭,他与那些冒死为队友断后、牺牲自我成就任务、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毫不沾边,观众只看到了一个被卷进战争风暴、渴望回家的普通男孩。这样的塑造也让人与其产生了更大的共鸣,他更像是我们。

诺兰没有想 glorify 一场战争,战争的现实就是一群人的求生挣扎。追踪着 Tommy 的求生之旅,导演似乎是要体现整起事件中的“胆怯”,那些被敦刻尔克奇迹光环覆盖住的并不美好的事物。拒绝法国人上船的英国人、嫌弃主角的掷弹兵、一场舱内裸眼鉴谍戏将众人几近崩溃的黑暗情绪推向了高潮,之前还是战友的 Alex(哈卷)突然对 “Gibson”(法国小哥)发难,让电影瞬间变成了密室片。逼人出头和逼人跳船面对德军,是生存欲望催熟的阴暗面,绝望又无奈。

在一部明明是展现敦刻尔克正面精神的电影里,诺兰并不怵于暴露这种(propaganda 和时代滤镜打造的)民族英雄的“怯懦”,他也相信正常观众不会对士兵们有所评判——这就是现实发生的事情,那 40 万盟军并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假得不行的好莱坞英雄,这种让人焦头烂额的撤退行动,怎么可能由互相谦让的美好记忆构成?多数人的结局只会像 Cillian Murphy 的角色一样——卡司表里他饰演的无名角色仅被称为“颤抖的士兵”,冷水和炮弹让小船上冷静自持的那个人化为了瑟瑟发抖、打死都不想回头的一团。这是几十万人的现实。

战争本来就不具备美好的品质,如果你硬要寻找光亮,它们都是被动的效果。怕死的 Tommy 从水中救出了 Alex,怕死的 Tommy 一个人为法国小哥说话,怕死的法国小哥咬咬牙挣扎着爬回去为陌生的外国人打开舱门,怕死的士兵顶着轰炸为担架让开了道,这种本能催生的行动是被困者仅能贡献的光热。但这已经足够了,这些参战并为之受苦的年轻人,已经经历了黑暗的考验。

诺兰利用另外两条线给电影打了光,但是他把亮度调得很低调(subtle)。民用渔船和皇家空军,身份全然不同的二者从海空两路前往法国救人,行动替代言语传达了一切。这两组的行为算得上实打实的英雄主义,但表现方式又是如此朴实,台词轻描淡写,似乎所有人都在老老实实地做本职工作,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我是英雄我自愿为此牺牲”的刻板印象,观众也与他们一同进入了“工作”状态,仿佛是亲身体验了一天与一小时。

不同的时间进度,最终让三组人马汇合。在此之前,你能想象出导演会这样玩叙事吗?这不是炫技,它只会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在某个时刻情绪被调动到最高点——用一周、一天、一小时衡量的情节,居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滴答声中前行着达到了同步。陆地的现实主义、海上的理想主义和空中的浪漫主义,三种风格在此刻融为一体,陌生的主角们相聚同船,宣告了一次艰难的营救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然,标准意义上的“胜利”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世人可以将保留英国有生力量的奇迹撤退称为胜利(其实也并没有,电影拍得也相当克制),但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他们经历了什么。计时戛然而止,观众终于开始喘气。Tommy 醒来看到了久违的绿草地,想到一天之前他们还泡在冰冷的海水里,火光顺着燃油蔓延照亮了一片海,拼死逃生的同龄人随波浮沉,那个曾救出他们的法国小哥却再也游不出战场了。

没有骄傲和荣耀,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Alex 猜测,他们一定会对狼狈撤出的我们吐口水的吧,你看那个发毯子的老大爷都不肯抬头瞧我们一眼。

但是英国人民却大笑着拍拍车窗,把啤酒塞到他们手里。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年轻的士兵们可能觉得丘吉尔的讲话纯属胡扯,但的确是他们迎击了首波邪恶。在那样的境况下,生存意味着反击的希望,而这个生存又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当 Bolton 指挥官透过望远镜看到了小小的民船,当盟军们在沙滩上抬起头,仰望以胜利之姿飞越碧海浓烟的喷火式战斗机,我想是导演想要传达一条信息,一条朴实的台词、现实的故事和不经渲染的壮举也无法埋没的信息——

没人是一座孤岛。

这是窒息和残酷的战场上唯一的光。


ps.

1. 导演真爱是汤甜啊。各种大特写、英雄光环、最帅台词都给他了。

-He's on me.

-I'm on HIM.

内心炸成烟花!BTW,汤甜的角色是有原型的,真人飞行员被纳粹关进集中营 5 年后逃出来了。

2. 小哥哥们都太可爱了,没有台词的情况下不但演技爆表,导演还在用镜头跟他们谈恋爱。。Fionn Whiteheard,我静静地看着你红。哈卷演技赞,自带腥风血雨的鉴表气质(并不是……)。Aneurin Barnard,就是演法国小哥的那个,我见犹怜。金发碧眼穿着空军制服的飞行员 Jack Lowden 让人窒息……导演眼光毒,导演看中的上一个年轻演员是 Timothée Chalamet,就是演 Call Me By Your Name 的那个。因此让我们期待这波年轻人走上人生巅峰吧。

3. 说英国人好意思把大逃亡拍成电影的人怕不是智障。Dunkirk 的参与者后来有的去北非打隆美尔,有的去登陆诺曼底了,空军也应该参加了不列颠空战。你们酸什么呢:)说电影展现了伟光正英国人形象的怕不是瞎?电影表现法国人断后了吗?开场就是。表现英国人嘴上说着一起撤结果还是自己人优先吗?直接台词。救了一船英国人包括主角的是谁?是可爱的法国小哥。英国人表示感激了吗?没有,还要人家下船。

4. 导演的海滩布满头盔的镜头致敬了他自己的《致命魔术》(。以及在多佛发毛毯的盲人老大爷是诺兰叔叔,POI 大 Boss。站在舱口发毯子的是诺兰表妹 Miranda Nolan。迈克尔·凯恩是福蒂斯长机,只有声音出镜。

5. 我觉得这是一部 A 级制作的独立电影,要看什么珍珠港啊拯救大兵瑞恩啊的观众,看完这部可能是失望的。不管他们,人的口味各异。我真情实感吹一波导演,这种大胆的原创性简直是世间珍宝。In Nolan We Trust.

6. 贾翻的明显错误:1).医疗船士兵让二人组“get a shift on”,意思是快点下船,翻译却是“穿上救生衣”;2). 柯林斯说“She's turning, you must've damaged her”,指汤哈击坏了一架敌机(没有打下来),“她在调头,肯定是受损了”,翻译却是“它在旋转,你一定干掉它了”。这就让大家误解 Farrier 打下了 6 架飞机,不,其实只有 5 架。这翻译连看图说话级都不到。


四刷感想

·被忽略的乔治·

诺兰喜欢以一种极其平淡的方式叙述细微却惊人的壮举。这些角色和他们的行为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仔细想想却又能为之起立鼓掌。他们在光环更重的英雄主角面前似乎有些失色,却是导演的价值体系里最关键的一环。

乔治没有上过战场,身上没有酷炫的陆海空军加成,跟道森父子比起来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帮工。他说自己在学校一事无成,于是加入海军青年团想有所成就。此次前往敦刻尔克救人,是他做过的“最好的事情”,他只希望自己能够上当地报纸,让过去的老师瞧一瞧。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双目失明,知道自己将死。他没有死于鱼雷和轰炸,死前没有如他期望的那样救出很多人。他死得一点都不轰轰烈烈甚至有点可笑——只是被一个受惊的士兵推了一下就自己撞了头,然后就重伤死掉了。走得这么简单。

他至死都没有见到战场,所谓的“最好的事情”,也不过是出海拉起了最后导致自己死亡的人。这个人也没有幡然悔悟,直到下船还一直骗自己“那个男孩没事”(当然,这种逃避心理也值得理解)。

总而言之,和全片的牺牲相比,这似乎是最微不足道且不可思议的死亡。

可它就这么发生了。17 岁的乔治,在做出能被普遍称为英雄行为的行为之前,已经默默地死在了内舱的地板上。

然而他就在那条船上。在他懵懂地说着“去法国”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他看到了码得整整齐齐的救生衣。乔治是自愿去战场的,是否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他并没有后悔。如果说他自愿为国捐躯,似乎是夸大了,我更愿意把这描述成单纯的发自善心之举——我决定去救人,但是我不小心死掉了,那就这样吧,我也不后悔(同样的心理,Farrier 在调头迎向 HE-111 轰炸机的时候也有,“就这样吧”)。

我想乔治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因为能力和资源所限没法冲在第一线,但是并不惮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动机其实都相当朴实,就像那几百艘民船上的渔民一样——咱们的小伙子们被困住了,去接呗。

在诺兰的价值体系里,这样的普通人就是英雄,乔治是一个典型。

同样的角色在星穿里由卡西·阿弗莱克担当。在《被忽略的阿弗莱克》一文中,作者讲到了与 Cooper、Murphy 这种先驱者形成鲜明对比的哥哥 Tom,这个一生被绑定在家传的玉米地里、与家人无法沟通、丧失爱子的沉默寡言的男人,其绝望让人感同身受。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是因为这些地球人坚持不懈地冒着尘土种庄稼,才让先驱们撑到了 Eureka 的那一刻。如果把先驱比作火箭,Tom 们就是基石。

再往前的 TDKR 里,诺兰借由蝙蝠侠之口说了一句话—— A hero can be anyone. Even a man doing something as simple and reassuring as putting a coat around a young boy's shoulders to let him know that the world hadn't ended.

诺兰对英雄的定义,不言而喻。

·PTSD·

诺兰还是很调皮的,安排了一个侧脸和菲昂有点相似的演员,在 Tommy 睡着后突然在堤上惊醒,瞬间让有的观众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天啊难道是做梦他没有真的逃走?” 这个可怕的想法没有持续两秒,角色一转身,肯尼爵一喊话,大家立刻知道了这是另一个人。

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吓人。我猜导演是为了让观众体验 PTSD。你知道,Tommy 们在以后无数的日日夜夜都会梦回敦刻尔克,浑身大汗地惊醒,以为自己还身处那片沙滩,以为自己还没回家。The haunted feeling will never cease.

·作者电影与 Dogfight·

我对本片唯一有所不满的地方,一是开场搭配着 Mole BGM 的一段交叉剪辑,道森父子开船驶离港口的紧张程度,完全无法和抬着担架跑的两人、喷火三人组齐肩,效果有点夸张了。二是 Bolton 指挥官看到民船时,紧张的 BGM 立刻转化成了主旋律的 epic heroism 腔调,突然上扬,让人不适。

除了这两处夸张之外,我对电影没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两处也是瑕不掩瑜。自《致命魔术》之后,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诺兰电影。它的作者性太强了,尽管是大片主题,导演竟然恢复了悬疑片、非线性叙事的本色。那个游刃有余玩弄时间的人,再次展现了他随意改造表的超能力。他是当之无愧的时间/叙事大师。这个风骚的原创操作,当今影坛是找不到第二个的。就算别人有他的骚操作,也很难在各方面均衡地与之齐肩。

之前有很多人抱怨诺兰的动作调度。但是这次的空战 dogfight 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摄影、配乐、choreography,都是满分。实拍带来了相当扎实(solid)的感觉,比好莱坞擅长的科幻片瞎 JB 打、敌机瞎 JB 瞎的电子游戏空战模式好出几百条街。这才是紧张刺激、让人窒息的 dogfight,配合碧空蓝海,让人心醉。

感谢导演。

"<>"" && "

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不该是一部战争动员片。

先上一段敦刻尔克亲历者、二战老兵 Ken Sturdy 的观后感,觉得电影与历史不符、影响您观感的键盘历史学家可以参考一下——

It’s so well done. It’s like in every detail it told the story just the way it was. -电影拍得太好了,故事的每个细节都是它本来的模样

I was in the navy until the end of the war. We lost...so many of my friends are gone now and I keep going with all my memories. They’re all there. And that film brought it all back again. It all came back to me. -我从那时起直到战后都在海军里,我们失去了……好些我的朋友都去世了,只有我还带着记忆前行。他们都在那儿。这部电影把他们都带回来了,都带给我了

I can see my old friends again. -我又可以看到我的老战友了

油管评论:Five star reviews from the newspapers is great of course, but this is the best praise Christopher Nolan could've hoped for. 来自媒体的五星好评确实很棒,但是对于诺兰而言,这才是他所期望得到的最佳评价。


1995 年,克里斯带着还是女朋友的艾玛搭乘小艇,想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敦刻尔克。复活节前后,凄风苦雨,巨浪凶残,海风刺骨,远超预期的19个小时旅程让人冻到麻木。幸好,克里斯开玩笑地说,他们头上并没有投弹不休的纳粹轰炸机。

那么 55 年前的同龄人是怎样在饥寒交迫、敌军紧撵之下熬过来的?

1940 年的 5 月,英吉利海峡两岸同时发生了很多事。马其诺防线被纳粹德国的闪电战瓦解,英国远征军、法国第一军和比利时军被冲散,法国城镇接连失守,近 40 万盟军被逼至北边。他们陆续抵达的那段敦刻尔克的狭长海岸,在 26 日之后的十天被纳粹从四面八方围了个严实。

海峡对岸,内阁之中,当选首相 16 天的丘吉尔与外相哈利法克斯代表的媾和派陷入争执,这最终以丘吉尔态度坚定地对下议院的一番演讲做结,投降就是死路一条,英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纳粹战斗到底。这意味着英国需要撤出尽可能多的远征兵,保住战斗实力。与此同时,伦敦的海军总部陷入忙乱,皇家海军开始启动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旨在带回这些被困的有生力量,让他们参与未来保卫国土的关键一役。

海军出动,驱逐舰集结,突破纳粹战机和潜艇的航道封锁,驶向敦刻尔克士气低落的 40 万人。在海滩后方,剩余的联军作战部队守住走廊,冷溪近卫团们以少敌多抵挡住德军,为大部队撤退争取着点滴时间。

接踵而至的是轰炸骚扰下的缓慢撤退:港口毁坏,大型船只无法接近沙滩,高涨的潮水又让小艇难以操作,东部防波堤成为唯一的可用撤退地点。十天之中,沉船和坠机成为了主旋律,等待撤离的队伍精疲力竭,重伤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也不被允许上船,英法之间摩擦不断为谁该先走陷入争吵。但就这样熬着熬着,慢吞吞地用一艘艘小船来回运着,再加上不要命地从多佛赶来的几百艘民用船不停歇地运兵,英国人在希特勒和戈林的眼皮底下撤出了 33 万人。这些活下来的人之后奔赴了北非和意大利作战,有的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是他们直接给纳粹德国宣判了死刑。

结合各方面看,拍出一部全景式的战争片几乎是没什么挑战性的。这起事件自带的焦灼氛围、海陆空作战、后方政治斗争、人民自发的壮举,和这一切造就的现成奇迹,如果改成好莱坞最传统的视效煽情大片,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诺兰却选择了减法和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全景式的记录片自有前人栽树,资料和历史影像也被 70 多年来的各种媒体尽情展现。诺兰想从中提取出的,是整个事件有关时间和生存的核心,因而砍去了与撤退中的主角们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它竟然是一部纳粹德国无人入镜的二战片);调动观众情绪的,应该是角色们被紧追不舍狂轰乱炸、退路一条条在眼前切断、求生努力无疾而终的生死紧迫,而非普通战争片用血浆和人体造就的直接视觉冲击。这也是为什么镜头如此干净的原因,在摒弃了其他元素包括台词之后,影片聚焦的只有两个东西:逃,救,伴随着汉斯·季墨一刻不停的计时。它会是一部实验性的、没人做过的独立电影。

这部电影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一方面是绝对冷静的中立,不怵于展现任何生死细节(哪怕是被击落的敌机让海面队友遭殃,或者是 George 看似随机的死亡),不对善恶进行奖惩;一方面又充满了绝对主观的个人视角,因此即便是被卷进默片般的氛围,即便没有听到其他电影里常出现的对角色背景的介绍(Tommy 是谁?他来自哪里?他在战前在干什么?他是不是有个等他回去的女朋友?),观众仍然能够紧跟在角色背后与他们共命运。它甚至像一部第三人称的动作游戏,观众发自内心地希望角色活下来,因为此刻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在海滩上。

Dunkirk 的本质就是关于撤退中的人。离开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和家国背景,诺兰以那 10 天里最关键的“时间”为轴,通过代入感极强、三组不同维度的参与者视角,渲染上战争片罕有的悬疑、非线性叙事和不光彩的部分,呈现出了最独特的生存故事,与其他突出英雄光环和战斗荣耀的同类截然不同。诺兰在拍战争片,但就某个角度而言,他又回归了自己最拿手的东西:个人层面的悬念、现实主义和不一般的叙事。

陆地上的 Tommy(Fionn Whitehead)遭遇了一个士兵在那次事件里能遇到的一切困境。他是成千上万个只想回家不想逞英雄的愣头青的一员,恐慌、困惑又焦虑,他搜刮着死人补给,假扮医疗兵混上船,躲在堤下等待逃跑时机,冒充高地兵争取撤退机会,再被鱼雷轰下水……Tommy 自始至终都不屈不挠地寻找一切脱出办法,他的坎坷经历也让观众好奇:这个角色又会遭遇什么?他能否撑到最后?这是宏大背景下充满悬疑的个人求生故事。

从开场揉起传单当手纸的第一个镜头起,人们也发现 Tommy 和传统战争片中的高大上主角大相径庭,他与那些冒死为队友断后、牺牲自我成就任务、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毫不沾边,观众只看到了一个被卷进战争风暴、渴望回家的普通男孩。这样的塑造也让人与其产生了更大的共鸣,他更像是我们。

诺兰没有想 glorify 一场战争,战争的现实就是一群人的求生挣扎。追踪着 Tommy 的求生之旅,导演似乎是要体现整起事件中的“胆怯”,那些被敦刻尔克奇迹光环覆盖住的并不美好的事物。拒绝法国人上船的英国人、嫌弃主角的掷弹兵、一场舱内裸眼鉴谍戏将众人几近崩溃的黑暗情绪推向了高潮,之前还是战友的 Alex(哈卷)突然对 “Gibson”(法国小哥)发难,让电影瞬间变成了密室片。逼人出头和逼人跳船面对德军,是生存欲望催熟的阴暗面,绝望又无奈。

在一部明明是展现敦刻尔克正面精神的电影里,诺兰并不怵于暴露这种(propaganda 和时代滤镜打造的)民族英雄的“怯懦”,他也相信正常观众不会对士兵们有所评判——这就是现实发生的事情,那 40 万盟军并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假得不行的好莱坞英雄,这种让人焦头烂额的撤退行动,怎么可能由互相谦让的美好记忆构成?多数人的结局只会像 Cillian Murphy 的角色一样——卡司表里他饰演的无名角色仅被称为“颤抖的士兵”,冷水和炮弹让小船上冷静自持的那个人化为了瑟瑟发抖、打死都不想回头的一团。这是几十万人的现实。

战争本来就不具备美好的品质,如果你硬要寻找光亮,它们都是被动的效果。怕死的 Tommy 从水中救出了 Alex,怕死的 Tommy 一个人为法国小哥说话,怕死的法国小哥咬咬牙挣扎着爬回去为陌生的外国人打开舱门,怕死的士兵顶着轰炸为担架让开了道,这种本能催生的行动是被困者仅能贡献的光热。但这已经足够了,这些参战并为之受苦的年轻人,已经经历了黑暗的考验。

诺兰利用另外两条线给电影打了光,但是他把亮度调得很低调(subtle)。民用渔船和皇家空军,身份全然不同的二者从海空两路前往法国救人,行动替代言语传达了一切。这两组的行为算得上实打实的英雄主义,但表现方式又是如此朴实,台词轻描淡写,似乎所有人都在老老实实地做本职工作,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我是英雄我自愿为此牺牲”的刻板印象,观众也与他们一同进入了“工作”状态,仿佛是亲身体验了一天与一小时。

不同的时间进度,最终让三组人马汇合。在此之前,你能想象出导演会这样玩叙事吗?这不是炫技,它只会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在某个时刻情绪被调动到最高点——用一周、一天、一小时衡量的情节,居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滴答声中前行着达到了同步。陆地的现实主义、海上的理想主义和空中的浪漫主义,三种风格在此刻融为一体,陌生的主角们相聚同船,宣告了一次艰难的营救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然,标准意义上的“胜利”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世人可以将保留英国有生力量的奇迹撤退称为胜利(其实也并没有,电影拍得也相当克制),但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他们经历了什么。计时戛然而止,观众终于开始喘气。Tommy 醒来看到了久违的绿草地,想到一天之前他们还泡在冰冷的海水里,火光顺着燃油蔓延照亮了一片海,拼死逃生的同龄人随波浮沉,那个曾救出他们的法国小哥却再也游不出战场了。

没有骄傲和荣耀,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Alex 猜测,他们一定会对狼狈撤出的我们吐口水的吧,你看那个发毯子的老大爷都不肯抬头瞧我们一眼。

但是英国人民却大笑着拍拍车窗,把啤酒塞到他们手里。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年轻的士兵们可能觉得丘吉尔的讲话纯属胡扯,但的确是他们迎击了首波邪恶。在那样的境况下,生存意味着反击的希望,而这个生存又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当 Bolton 指挥官透过望远镜看到了小小的民船,当盟军们在沙滩上抬起头,仰望以胜利之姿飞越碧海浓烟的喷火式战斗机,我想是导演想要传达一条信息,一条朴实的台词、现实的故事和不经渲染的壮举也无法埋没的信息——

没人是一座孤岛。

这是窒息和残酷的战场上唯一的光。


ps.

1. 导演真爱是汤甜啊。各种大特写、英雄光环、最帅台词都给他了。

-He's on me.

-I'm on HIM.

内心炸成烟花!BTW,汤甜的角色是有原型的,真人飞行员被纳粹关进集中营 5 年后逃出来了。

2. 小哥哥们都太可爱了,没有台词的情况下不但演技爆表,导演还在用镜头跟他们谈恋爱。。Fionn Whiteheard,我静静地看着你红。哈卷演技赞,自带腥风血雨的鉴表气质(并不是……)。Aneurin Barnard,就是演法国小哥的那个,我见犹怜。金发碧眼穿着空军制服的飞行员 Jack Lowden 让人窒息……导演眼光毒,导演看中的上一个年轻演员是 Timothée Chalamet,就是演 Call Me By Your Name 的那个。因此让我们期待这波年轻人走上人生巅峰吧。

3. 说英国人好意思把大逃亡拍成电影的人怕不是智障。Dunkirk 的参与者后来有的去北非打隆美尔,有的去登陆诺曼底了,空军也应该参加了不列颠空战。你们酸什么呢:)说电影展现了伟光正英国人形象的怕不是瞎?电影表现法国人断后了吗?开场就是。表现英国人嘴上说着一起撤结果还是自己人优先吗?直接台词。救了一船英国人包括主角的是谁?是可爱的法国小哥。英国人表示感激了吗?没有,还要人家下船。

4. 导演的海滩布满头盔的镜头致敬了他自己的《致命魔术》(。以及在多佛发毛毯的盲人老大爷是诺兰叔叔,POI 大 Boss。站在舱口发毯子的是诺兰表妹 Miranda Nolan。迈克尔·凯恩是福蒂斯长机,只有声音出镜。

5. 我觉得这是一部 A 级制作的独立电影,要看什么珍珠港啊拯救大兵瑞恩啊的观众,看完这部可能是失望的。不管他们,人的口味各异。我真情实感吹一波导演,这种大胆的原创性简直是世间珍宝。In Nolan We Trust.

6. 贾翻的明显错误:1).医疗船士兵让二人组“get a shift on”,意思是快点下船,翻译却是“穿上救生衣”;2). 柯林斯说“She's turning, you must've damaged her”,指汤哈击坏了一架敌机(没有打下来),“她在调头,肯定是受损了”,翻译却是“它在旋转,你一定干掉它了”。这就让大家误解 Farrier 打下了 6 架飞机,不,其实只有 5 架。这翻译连看图说话级都不到。


四刷感想

·被忽略的乔治·

诺兰喜欢以一种极其平淡的方式叙述细微却惊人的壮举。这些角色和他们的行为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仔细想想却又能为之起立鼓掌。他们在光环更重的英雄主角面前似乎有些失色,却是导演的价值体系里最关键的一环。

乔治没有上过战场,身上没有酷炫的陆海空军加成,跟道森父子比起来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帮工。他说自己在学校一事无成,于是加入海军青年团想有所成就。此次前往敦刻尔克救人,是他做过的“最好的事情”,他只希望自己能够上当地报纸,让过去的老师瞧一瞧。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双目失明,知道自己将死。他没有死于鱼雷和轰炸,死前没有如他期望的那样救出很多人。他死得一点都不轰轰烈烈甚至有点可笑——只是被一个受惊的士兵推了一下就自己撞了头,然后就重伤死掉了。走得这么简单。

他至死都没有见到战场,所谓的“最好的事情”,也不过是出海拉起了最后导致自己死亡的人。这个人也没有幡然悔悟,直到下船还一直骗自己“那个男孩没事”(当然,这种逃避心理也值得理解)。

总而言之,和全片的牺牲相比,这似乎是最微不足道且不可思议的死亡。

可它就这么发生了。17 岁的乔治,在做出能被普遍称为英雄行为的行为之前,已经默默地死在了内舱的地板上。

然而他就在那条船上。在他懵懂地说着“去法国”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他看到了码得整整齐齐的救生衣。乔治是自愿去战场的,是否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他并没有后悔。如果说他自愿为国捐躯,似乎是夸大了,我更愿意把这描述成单纯的发自善心之举——我决定去救人,但是我不小心死掉了,那就这样吧,我也不后悔(同样的心理,Farrier 在调头迎向 HE-111 轰炸机的时候也有,“就这样吧”)。

我想乔治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因为能力和资源所限没法冲在第一线,但是并不惮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动机其实都相当朴实,就像那几百艘民船上的渔民一样——咱们的小伙子们被困住了,去接呗。

在诺兰的价值体系里,这样的普通人就是英雄,乔治是一个典型。

同样的角色在星穿里由卡西·阿弗莱克担当。在《被忽略的阿弗莱克》一文中,作者讲到了与 Cooper、Murphy 这种先驱者形成鲜明对比的哥哥 Tom,这个一生被绑定在家传的玉米地里、与家人无法沟通、丧失爱子的沉默寡言的男人,其绝望让人感同身受。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是因为这些地球人坚持不懈地冒着尘土种庄稼,才让先驱们撑到了 Eureka 的那一刻。如果把先驱比作火箭,Tom 们就是基石。

再往前的 TDKR 里,诺兰借由蝙蝠侠之口说了一句话—— A hero can be anyone. Even a man doing something as simple and reassuring as putting a coat around a young boy's shoulders to let him know that the world hadn't ended.

诺兰对英雄的定义,不言而喻。

·PTSD·

诺兰还是很调皮的,安排了一个侧脸和菲昂有点相似的演员,在 Tommy 睡着后突然在堤上惊醒,瞬间让有的观众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天啊难道是做梦他没有真的逃走?” 这个可怕的想法没有持续两秒,角色一转身,肯尼爵一喊话,大家立刻知道了这是另一个人。

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吓人。我猜导演是为了让观众体验 PTSD。你知道,Tommy 们在以后无数的日日夜夜都会梦回敦刻尔克,浑身大汗地惊醒,以为自己还身处那片沙滩,以为自己还没回家。The haunted feeling will never cease.

·作者电影与 Dogfight·

我对本片唯一有所不满的地方,一是开场搭配着 Mole BGM 的一段交叉剪辑,道森父子开船驶离港口的紧张程度,完全无法和抬着担架跑的两人、喷火三人组齐肩,效果有点夸张了。二是 Bolton 指挥官看到民船时,紧张的 BGM 立刻转化成了主旋律的 epic heroism 腔调,突然上扬,让人不适。

除了这两处夸张之外,我对电影没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两处也是瑕不掩瑜。自《致命魔术》之后,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诺兰电影。它的作者性太强了,尽管是大片主题,导演竟然恢复了悬疑片、非线性叙事的本色。那个游刃有余玩弄时间的人,再次展现了他随意改造表的超能力。他是当之无愧的时间/叙事大师。这个风骚的原创操作,当今影坛是找不到第二个的。就算别人有他的骚操作,也很难在各方面均衡地与之齐肩。

之前有很多人抱怨诺兰的动作调度。但是这次的空战 dogfight 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摄影、配乐、choreography,都是满分。实拍带来了相当扎实(solid)的感觉,比好莱坞擅长的科幻片瞎 JB 打、敌机瞎 JB 瞎的电子游戏空战模式好出几百条街。这才是紧张刺激、让人窒息的 dogfight,配合碧空蓝海,让人心醉。

感谢导演。

"<>"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豆瓣短评

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不该是一部战争动员片。

先上一段敦刻尔克亲历者、二战老兵 Ken Sturdy 的观后感,觉得电影与历史不符、影响您观感的键盘历史学家可以参考一下——

It’s so well done. It’s like in every detail it told the story just the way it was. -电影拍得太好了,故事的每个细节都是它本来的模样

I was in the navy until the end of the war. We lost...so many of my friends are gone now and I keep going with all my memories. They’re all there. And that film brought it all back again. It all came back to me. -我从那时起直到战后都在海军里,我们失去了……好些我的朋友都去世了,只有我还带着记忆前行。他们都在那儿。这部电影把他们都带回来了,都带给我了

I can see my old friends again. -我又可以看到我的老战友了

油管评论:Five star reviews from the newspapers is great of course, but this is the best praise Christopher Nolan could've hoped for. 来自媒体的五星好评确实很棒,但是对于诺兰而言,这才是他所期望得到的最佳评价。


1995 年,克里斯带着还是女朋友的艾玛搭乘小艇,想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敦刻尔克。复活节前后,凄风苦雨,巨浪凶残,海风刺骨,远超预期的19个小时旅程让人冻到麻木。幸好,克里斯开玩笑地说,他们头上并没有投弹不休的纳粹轰炸机。

那么 55 年前的同龄人是怎样在饥寒交迫、敌军紧撵之下熬过来的?

1940 年的 5 月,英吉利海峡两岸同时发生了很多事。马其诺防线被纳粹德国的闪电战瓦解,英国远征军、法国第一军和比利时军被冲散,法国城镇接连失守,近 40 万盟军被逼至北边。他们陆续抵达的那段敦刻尔克的狭长海岸,在 26 日之后的十天被纳粹从四面八方围了个严实。

海峡对岸,内阁之中,当选首相 16 天的丘吉尔与外相哈利法克斯代表的媾和派陷入争执,这最终以丘吉尔态度坚定地对下议院的一番演讲做结,投降就是死路一条,英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纳粹战斗到底。这意味着英国需要撤出尽可能多的远征兵,保住战斗实力。与此同时,伦敦的海军总部陷入忙乱,皇家海军开始启动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旨在带回这些被困的有生力量,让他们参与未来保卫国土的关键一役。

海军出动,驱逐舰集结,突破纳粹战机和潜艇的航道封锁,驶向敦刻尔克士气低落的 40 万人。在海滩后方,剩余的联军作战部队守住走廊,冷溪近卫团们以少敌多抵挡住德军,为大部队撤退争取着点滴时间。

接踵而至的是轰炸骚扰下的缓慢撤退:港口毁坏,大型船只无法接近沙滩,高涨的潮水又让小艇难以操作,东部防波堤成为唯一的可用撤退地点。十天之中,沉船和坠机成为了主旋律,等待撤离的队伍精疲力竭,重伤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也不被允许上船,英法之间摩擦不断为谁该先走陷入争吵。但就这样熬着熬着,慢吞吞地用一艘艘小船来回运着,再加上不要命地从多佛赶来的几百艘民用船不停歇地运兵,英国人在希特勒和戈林的眼皮底下撤出了 33 万人。这些活下来的人之后奔赴了北非和意大利作战,有的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是他们直接给纳粹德国宣判了死刑。

结合各方面看,拍出一部全景式的战争片几乎是没什么挑战性的。这起事件自带的焦灼氛围、海陆空作战、后方政治斗争、人民自发的壮举,和这一切造就的现成奇迹,如果改成好莱坞最传统的视效煽情大片,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诺兰却选择了减法和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全景式的记录片自有前人栽树,资料和历史影像也被 70 多年来的各种媒体尽情展现。诺兰想从中提取出的,是整个事件有关时间和生存的核心,因而砍去了与撤退中的主角们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它竟然是一部纳粹德国无人入镜的二战片);调动观众情绪的,应该是角色们被紧追不舍狂轰乱炸、退路一条条在眼前切断、求生努力无疾而终的生死紧迫,而非普通战争片用血浆和人体造就的直接视觉冲击。这也是为什么镜头如此干净的原因,在摒弃了其他元素包括台词之后,影片聚焦的只有两个东西:逃,救,伴随着汉斯·季墨一刻不停的计时。它会是一部实验性的、没人做过的独立电影。

这部电影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一方面是绝对冷静的中立,不怵于展现任何生死细节(哪怕是被击落的敌机让海面队友遭殃,或者是 George 看似随机的死亡),不对善恶进行奖惩;一方面又充满了绝对主观的个人视角,因此即便是被卷进默片般的氛围,即便没有听到其他电影里常出现的对角色背景的介绍(Tommy 是谁?他来自哪里?他在战前在干什么?他是不是有个等他回去的女朋友?),观众仍然能够紧跟在角色背后与他们共命运。它甚至像一部第三人称的动作游戏,观众发自内心地希望角色活下来,因为此刻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在海滩上。

Dunkirk 的本质就是关于撤退中的人。离开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和家国背景,诺兰以那 10 天里最关键的“时间”为轴,通过代入感极强、三组不同维度的参与者视角,渲染上战争片罕有的悬疑、非线性叙事和不光彩的部分,呈现出了最独特的生存故事,与其他突出英雄光环和战斗荣耀的同类截然不同。诺兰在拍战争片,但就某个角度而言,他又回归了自己最拿手的东西:个人层面的悬念、现实主义和不一般的叙事。

陆地上的 Tommy(Fionn Whitehead)遭遇了一个士兵在那次事件里能遇到的一切困境。他是成千上万个只想回家不想逞英雄的愣头青的一员,恐慌、困惑又焦虑,他搜刮着死人补给,假扮医疗兵混上船,躲在堤下等待逃跑时机,冒充高地兵争取撤退机会,再被鱼雷轰下水……Tommy 自始至终都不屈不挠地寻找一切脱出办法,他的坎坷经历也让观众好奇:这个角色又会遭遇什么?他能否撑到最后?这是宏大背景下充满悬疑的个人求生故事。

从开场揉起传单当手纸的第一个镜头起,人们也发现 Tommy 和传统战争片中的高大上主角大相径庭,他与那些冒死为队友断后、牺牲自我成就任务、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毫不沾边,观众只看到了一个被卷进战争风暴、渴望回家的普通男孩。这样的塑造也让人与其产生了更大的共鸣,他更像是我们。

诺兰没有想 glorify 一场战争,战争的现实就是一群人的求生挣扎。追踪着 Tommy 的求生之旅,导演似乎是要体现整起事件中的“胆怯”,那些被敦刻尔克奇迹光环覆盖住的并不美好的事物。拒绝法国人上船的英国人、嫌弃主角的掷弹兵、一场舱内裸眼鉴谍戏将众人几近崩溃的黑暗情绪推向了高潮,之前还是战友的 Alex(哈卷)突然对 “Gibson”(法国小哥)发难,让电影瞬间变成了密室片。逼人出头和逼人跳船面对德军,是生存欲望催熟的阴暗面,绝望又无奈。

在一部明明是展现敦刻尔克正面精神的电影里,诺兰并不怵于暴露这种(propaganda 和时代滤镜打造的)民族英雄的“怯懦”,他也相信正常观众不会对士兵们有所评判——这就是现实发生的事情,那 40 万盟军并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假得不行的好莱坞英雄,这种让人焦头烂额的撤退行动,怎么可能由互相谦让的美好记忆构成?多数人的结局只会像 Cillian Murphy 的角色一样——卡司表里他饰演的无名角色仅被称为“颤抖的士兵”,冷水和炮弹让小船上冷静自持的那个人化为了瑟瑟发抖、打死都不想回头的一团。这是几十万人的现实。

战争本来就不具备美好的品质,如果你硬要寻找光亮,它们都是被动的效果。怕死的 Tommy 从水中救出了 Alex,怕死的 Tommy 一个人为法国小哥说话,怕死的法国小哥咬咬牙挣扎着爬回去为陌生的外国人打开舱门,怕死的士兵顶着轰炸为担架让开了道,这种本能催生的行动是被困者仅能贡献的光热。但这已经足够了,这些参战并为之受苦的年轻人,已经经历了黑暗的考验。

诺兰利用另外两条线给电影打了光,但是他把亮度调得很低调(subtle)。民用渔船和皇家空军,身份全然不同的二者从海空两路前往法国救人,行动替代言语传达了一切。这两组的行为算得上实打实的英雄主义,但表现方式又是如此朴实,台词轻描淡写,似乎所有人都在老老实实地做本职工作,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我是英雄我自愿为此牺牲”的刻板印象,观众也与他们一同进入了“工作”状态,仿佛是亲身体验了一天与一小时。

不同的时间进度,最终让三组人马汇合。在此之前,你能想象出导演会这样玩叙事吗?这不是炫技,它只会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在某个时刻情绪被调动到最高点——用一周、一天、一小时衡量的情节,居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滴答声中前行着达到了同步。陆地的现实主义、海上的理想主义和空中的浪漫主义,三种风格在此刻融为一体,陌生的主角们相聚同船,宣告了一次艰难的营救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然,标准意义上的“胜利”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世人可以将保留英国有生力量的奇迹撤退称为胜利(其实也并没有,电影拍得也相当克制),但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他们经历了什么。计时戛然而止,观众终于开始喘气。Tommy 醒来看到了久违的绿草地,想到一天之前他们还泡在冰冷的海水里,火光顺着燃油蔓延照亮了一片海,拼死逃生的同龄人随波浮沉,那个曾救出他们的法国小哥却再也游不出战场了。

没有骄傲和荣耀,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Alex 猜测,他们一定会对狼狈撤出的我们吐口水的吧,你看那个发毯子的老大爷都不肯抬头瞧我们一眼。

但是英国人民却大笑着拍拍车窗,把啤酒塞到他们手里。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年轻的士兵们可能觉得丘吉尔的讲话纯属胡扯,但的确是他们迎击了首波邪恶。在那样的境况下,生存意味着反击的希望,而这个生存又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当 Bolton 指挥官透过望远镜看到了小小的民船,当盟军们在沙滩上抬起头,仰望以胜利之姿飞越碧海浓烟的喷火式战斗机,我想是导演想要传达一条信息,一条朴实的台词、现实的故事和不经渲染的壮举也无法埋没的信息——

没人是一座孤岛。

这是窒息和残酷的战场上唯一的光。


ps.

1. 导演真爱是汤甜啊。各种大特写、英雄光环、最帅台词都给他了。

-He's on me.

-I'm on HIM.

内心炸成烟花!BTW,汤甜的角色是有原型的,真人飞行员被纳粹关进集中营 5 年后逃出来了。

2. 小哥哥们都太可爱了,没有台词的情况下不但演技爆表,导演还在用镜头跟他们谈恋爱。。Fionn Whiteheard,我静静地看着你红。哈卷演技赞,自带腥风血雨的鉴表气质(并不是……)。Aneurin Barnard,就是演法国小哥的那个,我见犹怜。金发碧眼穿着空军制服的飞行员 Jack Lowden 让人窒息……导演眼光毒,导演看中的上一个年轻演员是 Timothée Chalamet,就是演 Call Me By Your Name 的那个。因此让我们期待这波年轻人走上人生巅峰吧。

3. 说英国人好意思把大逃亡拍成电影的人怕不是智障。Dunkirk 的参与者后来有的去北非打隆美尔,有的去登陆诺曼底了,空军也应该参加了不列颠空战。你们酸什么呢:)说电影展现了伟光正英国人形象的怕不是瞎?电影表现法国人断后了吗?开场就是。表现英国人嘴上说着一起撤结果还是自己人优先吗?直接台词。救了一船英国人包括主角的是谁?是可爱的法国小哥。英国人表示感激了吗?没有,还要人家下船。

4. 导演的海滩布满头盔的镜头致敬了他自己的《致命魔术》(。以及在多佛发毛毯的盲人老大爷是诺兰叔叔,POI 大 Boss。站在舱口发毯子的是诺兰表妹 Miranda Nolan。迈克尔·凯恩是福蒂斯长机,只有声音出镜。

5. 我觉得这是一部 A 级制作的独立电影,要看什么珍珠港啊拯救大兵瑞恩啊的观众,看完这部可能是失望的。不管他们,人的口味各异。我真情实感吹一波导演,这种大胆的原创性简直是世间珍宝。In Nolan We Trust.

6. 贾翻的明显错误:1).医疗船士兵让二人组“get a shift on”,意思是快点下船,翻译却是“穿上救生衣”;2). 柯林斯说“She's turning, you must've damaged her”,指汤哈击坏了一架敌机(没有打下来),“她在调头,肯定是受损了”,翻译却是“它在旋转,你一定干掉它了”。这就让大家误解 Farrier 打下了 6 架飞机,不,其实只有 5 架。这翻译连看图说话级都不到。


四刷感想

·被忽略的乔治·

诺兰喜欢以一种极其平淡的方式叙述细微却惊人的壮举。这些角色和他们的行为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仔细想想却又能为之起立鼓掌。他们在光环更重的英雄主角面前似乎有些失色,却是导演的价值体系里最关键的一环。

乔治没有上过战场,身上没有酷炫的陆海空军加成,跟道森父子比起来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帮工。他说自己在学校一事无成,于是加入海军青年团想有所成就。此次前往敦刻尔克救人,是他做过的“最好的事情”,他只希望自己能够上当地报纸,让过去的老师瞧一瞧。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双目失明,知道自己将死。他没有死于鱼雷和轰炸,死前没有如他期望的那样救出很多人。他死得一点都不轰轰烈烈甚至有点可笑——只是被一个受惊的士兵推了一下就自己撞了头,然后就重伤死掉了。走得这么简单。

他至死都没有见到战场,所谓的“最好的事情”,也不过是出海拉起了最后导致自己死亡的人。这个人也没有幡然悔悟,直到下船还一直骗自己“那个男孩没事”(当然,这种逃避心理也值得理解)。

总而言之,和全片的牺牲相比,这似乎是最微不足道且不可思议的死亡。

可它就这么发生了。17 岁的乔治,在做出能被普遍称为英雄行为的行为之前,已经默默地死在了内舱的地板上。

然而他就在那条船上。在他懵懂地说着“去法国”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他看到了码得整整齐齐的救生衣。乔治是自愿去战场的,是否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他并没有后悔。如果说他自愿为国捐躯,似乎是夸大了,我更愿意把这描述成单纯的发自善心之举——我决定去救人,但是我不小心死掉了,那就这样吧,我也不后悔(同样的心理,Farrier 在调头迎向 HE-111 轰炸机的时候也有,“就这样吧”)。

我想乔治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因为能力和资源所限没法冲在第一线,但是并不惮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动机其实都相当朴实,就像那几百艘民船上的渔民一样——咱们的小伙子们被困住了,去接呗。

在诺兰的价值体系里,这样的普通人就是英雄,乔治是一个典型。

同样的角色在星穿里由卡西·阿弗莱克担当。在《被忽略的阿弗莱克》一文中,作者讲到了与 Cooper、Murphy 这种先驱者形成鲜明对比的哥哥 Tom,这个一生被绑定在家传的玉米地里、与家人无法沟通、丧失爱子的沉默寡言的男人,其绝望让人感同身受。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是因为这些地球人坚持不懈地冒着尘土种庄稼,才让先驱们撑到了 Eureka 的那一刻。如果把先驱比作火箭,Tom 们就是基石。

再往前的 TDKR 里,诺兰借由蝙蝠侠之口说了一句话—— A hero can be anyone. Even a man doing something as simple and reassuring as putting a coat around a young boy's shoulders to let him know that the world hadn't ended.

诺兰对英雄的定义,不言而喻。

·PTSD·

诺兰还是很调皮的,安排了一个侧脸和菲昂有点相似的演员,在 Tommy 睡着后突然在堤上惊醒,瞬间让有的观众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天啊难道是做梦他没有真的逃走?” 这个可怕的想法没有持续两秒,角色一转身,肯尼爵一喊话,大家立刻知道了这是另一个人。

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吓人。我猜导演是为了让观众体验 PTSD。你知道,Tommy 们在以后无数的日日夜夜都会梦回敦刻尔克,浑身大汗地惊醒,以为自己还身处那片沙滩,以为自己还没回家。The haunted feeling will never cease.

·作者电影与 Dogfight·

我对本片唯一有所不满的地方,一是开场搭配着 Mole BGM 的一段交叉剪辑,道森父子开船驶离港口的紧张程度,完全无法和抬着担架跑的两人、喷火三人组齐肩,效果有点夸张了。二是 Bolton 指挥官看到民船时,紧张的 BGM 立刻转化成了主旋律的 epic heroism 腔调,突然上扬,让人不适。

除了这两处夸张之外,我对电影没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两处也是瑕不掩瑜。自《致命魔术》之后,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诺兰电影。它的作者性太强了,尽管是大片主题,导演竟然恢复了悬疑片、非线性叙事的本色。那个游刃有余玩弄时间的人,再次展现了他随意改造表的超能力。他是当之无愧的时间/叙事大师。这个风骚的原创操作,当今影坛是找不到第二个的。就算别人有他的骚操作,也很难在各方面均衡地与之齐肩。

之前有很多人抱怨诺兰的动作调度。但是这次的空战 dogfight 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摄影、配乐、choreography,都是满分。实拍带来了相当扎实(solid)的感觉,比好莱坞擅长的科幻片瞎 JB 打、敌机瞎 JB 瞎的电子游戏空战模式好出几百条街。这才是紧张刺激、让人窒息的 dogfight,配合碧空蓝海,让人心醉。

感谢导演。

{end if}